一
我爸兄妹较多,我小叔仅比我大几岁。他小时候爱看书,把好习惯也传给了我。那时候读书很杂,能有书看就不错了。拿到手的书往往都是旧的,有时书角一页页都卷了起来,但丝毫不影响我看书的热情。记得三年级时,我看了本连环画叫《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有许多字不认识,我就连猜带蒙。看完后,我就讲给妈妈听,妈妈一边听一边切猪菜,有时还会问我两句,没讲清楚的地方我又到画册上再看,再讲。庄上的人经过我家门口听我大声讲故事,都笑,都说我将来肯定有出息。后来,陆陆续续看了很多,《杨家将》《呼杨合兵》《武当》等等,都看了很多遍。很多年过去,杨继业 、呼延庆、余老太君、杨排凤这些人物形象还栩栩如生地存在我的脑海里。再后来,上了师范,看得更多了。当然,也因为多看书,作文每每被当范文朗读,参加比赛也屡屡获奖,收获了小伙伴众多艳羡的目光。但那时,我之所以爱看书,是因为我从书中知道有许多人跟我不一样,他们的世界跟我是多么的不同,每读一本书,每认识书中的一个人物,我就觉得,他的人生,我好像也过了一遍。整个童年,我基本上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可是我从未感觉到孤独。就是在现在,迷茫、难过的时候,我就不断看书,从书中寻找答案,获取勇气。说书是我最好的明友,那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二
结婚后,我和老公分居两地,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搞得我每天就像打仗似的。晚上,这边要做家务,那边儿子缠着我要听故事。我买来了很多绘本,就好像以前的连环画,我边读边讲,儿子每每听得入神。后来,他认识了一些拼音和汉字,在讲到精彩处,就让他自己看去了,估计他也是猜和蒙呀!后来,自己养成了读书习惯,就不用我烦神了,娘俩各自为政。在他的成长之路上,遇到很多问题,我深知自己啰嗦,怕他反感,我就找到的书籍或杂志给他看,有时借此和他交流一下,感觉效果还不错。
三
几年前,我教六年级的一个班,每到开学时,我会让每个学生买两本课外书,我的目的是自己看完,同学间还可相互借着看,但是书买来的时候,我发现大多数人买了相同的一本书,那就是青少版《西游记》。我很惊讶地问,你们都很喜欢这本书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因为它最便宜。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一种深切的悲哀!
孩子的竞争其实是家庭的竞争,是家长思维的竞争。高价钱把孩子送去家教班固然没错,可是多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自己的书房,书房奢侈,那就一个书橱,让孩子徜徉于书的海洋。在他们最美的年龄,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