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二章

中国瓷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时空对话]

在这一章,老子首先列举出了一些人人皆知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

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

并且进一步列举出了上述八对现象的特征: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

从而揭示出事物的属性,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

据此,老子推导出万事万物的根本性质就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这是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天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这里,老子第一次破天荒地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这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是老子思想的活的灵魂。

道德经第一章,老子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这一章老子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这两章合在一起就是道德经》的全部精华所在,可以认为是全书的总纲领,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紧接着,老子对他自己创立的辩证法的概念和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事物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事物内部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相互斗争,相互转化从而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老子又进一步论述了人和自然规律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得道之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正确做法: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事物,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运行发展而不人为强加干预,有所作为,但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功成业就而不自居、自鸣得意。)

在这里老子强调,人虽然无法改变万事万物的根本属性,但是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完全被动和无为的,人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也就是人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条件地有所作为。

老子告诫人们: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作为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绝对不能随心所欲地胡乱作为,应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们只要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会成功,成功了也不要居功,因为这仅仅是“听天命,尽人意”的结果。不可为的事,也不要去强求,一切顺其自然,能这样做到的话,也就无所谓得失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4,413评论 4 81
  • 关键词:自由、属灵眼光、亲近神 叔本华:“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
    Naomisky阅读 4,892评论 3 2
  • 老人的手喜欢交叉背在身后 年轻时他是铁路工人 他认识每条铁路 他能听到火车由远及近的声音 铁路旁边的房子不是他的家...
    锄风少年阅读 170评论 1 1
  • 不知道是性格不合群还是怎么的,总是不能融入一个群体,不喜欢戴上厚厚的面具,做不到面面俱到。也不会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
    小雨girl阅读 503评论 13 1
  • 半夜起来看奇葩说,张泉灵老师对马剑越说的,我们爱一个人一定不是没有原因的,更多的是通过爱这个人看到更好的自己。...
    三保姐姐阅读 2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