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调理

愿天下无病痛

换个方式来了解我们的身体。

开启10000小时中医养生学习,用文字记录下我的成长!!


课堂笔记

一、什么是感冒?

1、西医感冒

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

2、中医感冒

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鼻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二、中医感冒有哪些症状?

1、风寒感冒

恶寒重,轻热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 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

2、风热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口渴想喝水等特点。

三、日常生活如何保养?

1、风寒感冒

泡脚  喝红糖姜茶。

2、风热感冒

泡脚    培元悬灸。

四、调理方案

1.风寒感冒实操要点

1)用专业工具一次疏通背部上焦及配穴

2)重点穴位处理

风池(胆经):可疏风解毒

风府(督脉):善治一切风症,外感风邪而致伤风感冒

风门(膀胱经):可疏通太阳经气、散风散热、解毒表郁,而治恶寒发热、头痛及四肢(位于第二胸椎突下旁开1.5寸)

肺俞(膀胱经):是肺脏之气在背部的汇聚之处,位于第三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

3)提出寒湿,排出毒素

出汗,如汗蒸。

2、风热感冒实操要点

1)用专业工具一次疏通背部上焦及配穴

2)重点穴位处理

顺序:后颈—肩井穴—上肢外侧—上肢内侧

大椎(督脉):是诸阳之会 可疏散阳邪而解热

肺腧(膀胱经):是肺脏之气在背部的汇聚之外,位于第三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

曲池、合谷(大肠经):都具有泻肺火的作用,利咽止痛,热性病,发热症状,喉痛等

外关(三焦经):可疏散在表之阳邪而解热,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肋痛

膻中穴(任脉):祛心火

孔最(肺经):用于严重的咳嗽、久咳

3)降火去燥,温肾固阳

4)闪罐或定罐

大椎

心腧

肺腧

肝俞

胆俞

5)用指定专用产品做箱疗,再悬灸。

五、经络艾灸注意事项

1.空腹不宜艾灸和经络

2.晚上八点后不宜经络

3.四个小时后洗澡

4.避风,不吃生冷食物

5.随时询问情况,心慌,胸闷立刻停止

6.气血虚弱的人做完经络后可能会出现疲劳的现象

7.做完经络后皮肤会疼痛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