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认同“生活是精神体验的游戏”,继续读完本篇可能会让你觉得无趣,那也算了,因为我们本不属同类,这地球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人与猪之间的差别还大。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活是无限的。我们是生活这一无限游戏中的有限玩家。我们来来去去,生生死死,无论有没有我们,生活都将继续。这场游戏中还有其他玩家,有些是我们的对手。我们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也会遭遇失败的痛苦,但无论输赢,第二天,我们仍会继续游戏。无论赚了多少钱,积攒了多大的权力,升职过多少次,我们都永远不会得到“生活赢家”的头衔。
一天24小时,三分之一用于睡眠,绝大多数人在一天三分之二醒着的时间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那工作到底为什么?这是一个系统与目标的问题,系统是定期做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拥有更好的选择,系统没有完结日,只有更好的系统,没有结束的系统,这是无限游戏。目标会有一个明确的终点,一旦实现目标,我们就需要一个新鲜的新目标,否则人会百无聊赖,目标属于有限游戏。
区分关注系统还是目标,这个思维转变会对我们的决策方式、以及我们对资源的优先排序产生深远影响。目标设定会迫使我们拿出争胜的态度,而系统则会激励我们拿出改进自己的态度。前者让我们关注结果,后者让我们关注过程。这种简单的视角转变会即刻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对过程与持续改进的关注才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技能,增强我们的适应性。过度关注赢不仅会逐渐耗尽我们的精力,还会真真切切地扼杀创新。
这是我们超越工作境遇和环境的唯一方式,工作从争夺输赢为主的有限游戏转变为不断胜利的无限游戏。在无限游戏中,我们的幸福不是源于工作环境,而是源于如何面对环境,每个想法都是完善自我的机会,与每个人的连接都是扩展体验、塑造品质、表达有感知人类的道德的机会,从中,我们能看见经验、考验和力量。
一旦觉得“我们已经知道”“一切尽在掌握”“只需按计划实施”,有限游戏的大幕就开启了,而敢于承认“我们还不知道”“一切皆有可能”“成长多种各样”,无限思维才在敬畏和拥抱不确定性中登场。某种意义上,精神、创造、改变、解放意义上的“年轻”并不是按年龄来区分的,而应该是“无限思维”的代名词,这样的话,我们在工作中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年龄不大却已不再年轻的有限人。
举个减肥的例子,很多人之所以减肥失败,就是因为把减肥设定为一个减重的目标,用多动少吃来达成,一旦达到理想体重,旧有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卷土重来,体重反弹就在所难免了。只有从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作息模式等方面入手,从思想系统的根源来对待减肥,长期坚持转化成新的生活习惯以后,变瘦这件事才能成功。
建立“生活是精神体验的无限游戏”这种系统观,就能把工作这件人生的重要大事搭建出价值感和意义感,而想建立系统,则要搭建出一个清晰的结构,让生活中的大小事,事无巨细地流动起来,我的方法是与自己的内心连接,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有机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