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发生了一件人尽皆知的荒唐事儿——郑州十九中考点一考生因裤子的金属拉链而无法进入考场,接下来家长、交警、门卫都来帮忙,撕、扯、拽,各种慌张紧急,滑稽可笑,最后连指甲剪都用上了,终于不负有心人,拉链给强行卸下来了,如释重负,考生顺利通过。
我看到这则新闻心头窝成了疙瘩。想起了一个故事:在一列火车上,乘务员过来检票,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人,支支吾吾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儿童票。乘务员一看,二话没说让他去补票。中年男人举着残废的左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跟乘务员说“我…我是残疾人,按理说属于工伤,可是老板耍赖跑路了,没有赔钱,工资……”还没等他说完,乘务员就打断他:“少跟我啰嗦,你说你是残疾人,那你的残疾证呢?”“没,我…没有”“那你就去补票,这是规定!”乘务员义正言辞。中年男人迟迟不愿起身,一脸无奈地低着头,乘务员没办法,说:“你等着,我把我们列车长喊来!”一会儿列车长过来了,等他了解了情况,还是坚决要求中年男人去补票,乘务员假装求情“要不,让他到车厢去铲煤吧!”这时,旁边的一位大叔再也看不下去了,就仰起脸质问列车长“我想问问,你是男人吗?”列车长一脸羞红“我不是男人,那我是什么?”“我看你就不是男人,你说你是男人,那你把你的男人证掏出来看看!”这时,全车厢的人都哗然了!这是多年前我在《读者》上看到的一则笑话,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它的确很具有讽刺意味儿。
是的,社会的文明跟制定规则的严格程度和遵守规则的人数是成正比的。约法三章,守礼有节,这些都是对的。可关键时刻,特殊情况下,我们难道还要生搬硬套所谓的规则,让人们自造麻烦,自毁前程吗?监考方给的解释是防止携带金属的通讯器材,以免作弊。这听起来理所应当,好像无理可争,实则不过是犯了一个没有以人为本的管理上的错误。
高考事大,毁了一个拉链事小。可是大家都知晓的几个月前的陕西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呢?同样是程序上的死板,却付出了两条生命的惨痛代价。谁说手术一定要家属签字?医院有理有据:“这是规定!”就像谁说不能放行一个穿着金属拉链的学生进入考场?监考老师说:“以滴声为准,这是规定!”可是所有的规定,都是由人来规定的! 就像杰拉尔德.李所说:“僵化的绝非机器,而是头脑机械的人。” 汉杨雄《法言先知》中说:“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意思是用圣人以前提出的理法来治理现在,就和用胶把瑟上调音的短木粘住,无法调音,不懂变通啊。
电影《战狼2》中,冷锋被开除军籍,却被战狼中队长看中,有人说向队长说:“他可是个刺头!”,女中队长自信有力地回应:“不是刺头我还不要呢!”
是的,如果当初不是他敢于违抗命令,不顾一切地和敌人交战,如果不是他有这样的主见和胆识,以及敢于承担后果的勇气,就不会有后来的军旅生涯的起死回生和大放异彩,更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战狼和铁汉,让人敬畏不已。隋代·王通《中说·周公篇》也说:“通则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行事,天下就不会有弊陋的法规;墨守成规,天下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化。
考场和医院只是社会的一角,世界之大,不能说各个方面都尽善尽美。如果说制定规则就像欲攻打一处城池,希望打胜仗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希望所有规则的制定者们都能深知围城必阙。围城还要留一个缺口,制定规则又何必那么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