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原来司马迁写作也“抄袭”——普爸带娃日记11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早晨6点10分,我继续电话叫醒楚涵早读,任务和昨天一样。楚涵在背诵屈原的《渔父》时,向我叫苦不迭。也难怪,《渔父》全文感觉就是被司马迁照搬进了《屈原列传》中(原来太史公写作也会“抄袭”哈),内容基本重合,除了文体不同,大部分内容也只是个别字词不一样。而楚涵因为已经背诵了《屈原列传》,相关文字先入为主,因此背诵《渔父》时,就特别容易和《屈原列传》弄混出错。
《渔父》原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史记屈原列传》相关内容如下:
面对楚涵暂时的困难,我让楚涵仔细对比了两篇文章,并在《屈原列传》中标注出了与《渔父》中表述不一样的字词,先把这些不同记住,然后再对渔父进行整体背诵。(我想为什么语文老师经常会让我们背课文,可能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好的素材先背下来,语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然后再慢慢的消化、模仿和运用,最终将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看着楚涵皱着眉头,我能够理解这次的“大餐”确实给她制造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想这也是一次锻炼她认真把握细节的好机会。同时,我相信楚涵也会对学习语文和写作有进一步的理解。
如果楚涵一定要怪,就怪白起那个“人屠”吧,谁让他在与楚国的鄢郢之战中,先是水淹鄢城,夺取郢都后又是一把火把楚国历代先王的陵寝与宗庙烧了个干干净净。
楚国遭此大辱,被楚顷襄王流放的屈原背负着如此刻骨铭心的国耻,悲愤交加。他游荡在汨罗江畔,踉跄仿徨、边行边吟,终成《渔父》。
所以楚涵你要怪就去怪白起和楚顷襄王吧,没有他俩造的孽,屈原哪来的情绪能吟得出《渔父》呢?如果屈原没有创作出《渔父》,自然你也不用背了不是。
况且,楚人自此坚定了反秦的决心,“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最终在秦末的乱世中,楚人项羽用巨鹿之战和火烧咸阳来完成了这个预言。
哦对了,我得小声点,要是楚涵听到我说她的偶像白起是“人屠”,估计她又要揭竿而起罢背罢学了。每次我故意逗她,说白起是“人屠”时,她都会小狮子般地瞪着我说道:“再给你一次机会,白起到底是‘战神’还是‘人屠’?”于是我又败下了阵来。我想,电视剧《大秦帝国》对楚涵的影响确实挺大,其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帮助她熬过了古诗文背诵中漫长的枯燥与苦痛。
在和楚涵一起阅读《渔父》的背景介绍时,我们看到关于《渔父》的作者有另一种说法,可能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所做,其实我和楚涵也更倾向于作者是宋玉。
不过关于作者到底是谁对我们来说也没必要去纠结,反正不管是谁,楚涵都得背下来,我也不会因为作者变成了宋玉而让楚涵免去这顿“大餐”。而且楚涵也已经通过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对宋玉有了初步的了解,背一背宋玉的作品体会一下,我想并不是什么坏事。当然,楚涵肯定是会抗议的,但是,抗议无效,哈哈哈。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