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本文首发头条号)
都说庞众望是“寒门出贵子”,我说他是精神大“富豪”!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庞众望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母亲,是母亲在精神上富养了他,使得他不自卑,有韧劲,有恒心,最终成长为国之栋梁。
母亲笑对苦难,让庞众望知道,前面有阴影,后面就有阳光,他才决定向阳而生。
母亲遇到问题就解决的果敢,告诉庞众望解决问题是情绪的良药,任何消极、哭闹都是徒劳。
母亲身残志坚,坚持靠刺绣挣钱,赢得了做人的尊严。这也是庞众望婉拒好心人资助的原因之所在。
庞母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个母亲学习和借鉴,受益终生!
那么,母亲是如何悉心教导庞众望的呢?
01.
母亲笑对苦难,对生活充满感恩,像一轮太阳,温暖并照耀着庞众望的心。
母亲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双下肢发育不良,只能爬行。20岁那年,因病情恶化,不得不做了双下肢截肢手术。术后,她便一直坐在轮椅上。
母亲小的时候,姥姥姥爷担心别人对她不好,便没有送她去上学。
不能上学,是母亲一生的遗憾。她微笑着说:“我可羡慕上学的人了。”
姥姥姥爷不让母亲上学,母亲心里很失望,但也不哭不闹,安心待在家里,看那台有雪花点的电视机。
这台老掉牙的电视机,极大地开阔了母亲的视野,丰富了她的头脑,一颗梦的种子在她心里萌芽,等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读好书。”
母亲26岁那年,在姥姥姥爷的操办下,和同村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结为夫妻。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有幻觉和妄想,常常自言自语,且性格偏执,沟通起来很困难。
在母亲看来,她和丈夫都是可怜人,一起相携,彼此温暖,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所以,即便住在木门高喊,四面透风的破砖瓦房里,母亲依旧笑口常开,她的床头永远放着一束鲜艳的野花,轮椅旁总放着一面小镜子,她每天对镜盘发,快乐得像个公主。
她说:“人要活得体面,心才不慌。”
屋后的菜园里,绿叶如盖,果蔬争鲜,紫茄子、红西红柿、绿苦瓜、黄南瓜等,母亲看了不胜欢喜。
每当母鸡“个个大”“个个大”地欢叫时,母亲便激动地大喊:“望儿!快去捡鸡蛋!”
庞众望最爱吃鸡蛋了,鸡蛋营养丰富,十分可口,他吃了还想吃。可他要拿鸡蛋换钱买笔和本子,一天能吃一两个,便是天大的欢喜。
庞众望小心翼翼地从鸡窝里捧起热乎乎的鸡蛋,轻轻放在碗里,随后把头搁在母亲肩头,露出两颗小虎牙,和母亲一起咯咯笑。
母亲很懂得感恩,她感谢年迈的父母,感谢善良的乡邻,感谢衣服、食物等,就连每次做完刺绣,也要说一声“谢谢针线”。
如此阳光的母亲,又怎会养育出内心阴暗的孩子呢?
庞众望在日记中写到:“妈妈教会我的不是苦难,是咬碎牙也要向阳而生。”
孩子生来一张白纸,父母是那执笔之人,你画一横是一横,画一竖是一竖,每一笔,都不得潦草。
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很会模仿,照原样复制粘贴。
人活着应尽可能感到快乐,不能只盯着苦难,还要放眼看看周围的世界,总有一片芳草地,令我们心旷神怡。
有句话说得好,“日落是免费的,春夏秋冬也是,不要觉得人生无望,抬头看窗外阳光正好,我们来日方长。”
02.
生活中,总有一些沟沟坎坎,需要我们垮越。母亲告诫庞众望说:“遇到问题就去解决它,人总是要走下去的。”
2005年的一个雨天,庞众望放学,姥爷去接他,看见别的同学都在奔跑,唯有他在慢吞吞地走路,且嘴唇青紫,胸前还鼓起一个小包。
姥爷顿感大事不好,赶忙带庞众望去了医院。
经诊断,庞众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手术,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母亲知道后如遭雷击,浑身瘫软,怔怔地看着庞众望,有种就要失去他的恐慌,眼泪刷刷往下流。
可流泪有用吗?
根本没用!
她在心里催促自己,赶紧去借钱!只有有了四万块钱,才能救她的望儿。
于是,母亲便让庞众望推着自己,去亲戚朋友家借钱。她敲开一家又一家的门,磨破了嘴皮,说尽了好话,有的借了,有的担心她日后还不上,找借口推辞。
每每此时,母亲便吩咐庞众望推自己回家。
她低着头,不停地擦拭眼睛。
庞众望停下握住母亲的手,笑眯眯地哄她:“妈妈不哭,还有我呢。”
母亲瞬间破涕为笑,又指着路边的一朵菊花说“真美呀。”
好在,在乡亲们的合力帮助下,最终凑足了手术费,及时给庞众望做了手术,把他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其实,亲戚朋友们借钱有顾虑,也情有可原。一个残疾家庭,要还四万块钱的巨债,谈何容易!
为了还债,母亲节衣缩食,连鸡蛋也舍不得吃,因长期营养不良,不幸患上重度贫血,晕倒了。
彼时,庞众望正读初三,学习紧张。他当即请假,和当年母亲救自己一样,挨家挨户叩开乡亲们家的门,恳求他们借钱给自己救母亲。
乡亲们相信庞众望,就像相信他的母亲一样,又凑了5000钱借给他。
换了别的男孩,有可能六神无主,哭哭啼啼。庞众望小小年纪就有了担当,这哪是钱可以买到的?
医生曾预言母亲活不过20岁,她偏不信,倔强地说:“我要翻个倍!”她真的翻了倍,住院时的她已有了40岁。
母亲能否再翻倍,庞众望心里没底,她剥了一个鸡蛋递给母亲,笑嘻嘻地说:“妈妈,吃吧,我需要你。”母亲默默接过鸡蛋,红着眼睛吃了下去。她深知,只有吃下去,翻倍才有希望。
这次,母亲侥幸逃过鬼门关,让庞众望很有成就感,他由衷地感谢母亲教会了他,“有问题就去解决……”
解决问题是坏情绪的良药。一旦我们开始着手解决问题,那些坏情绪便会感觉无趣,离我们远去,本人亲测有效。
03.
庞众望的故事传开后,很多爱心人士想要资助他上学。母亲婉拒说:“我们有手有脚,能养活自己。”她就是这么做的。
母亲不能走路,但她还有双手,她学会了刺绣,每天几块几块钱地挣,很满足。
庞众望抚摸母亲满是针眼的手,一脸疼惜。母亲却呵呵笑着说“不疼”。自食其力的人,岂有不疼之理?
庞众望12岁生日那天,母亲用刺绣换来的钱,买下一本《时间简史》送给了他。
《时间简史》,母亲应该是从电视上知道的吧。
庞众望听从母亲的教诲,靠自己捡废品、在餐馆刷碗、做家教等,帮家里还清了债务,并顺利完成了学业,他年少可为。
当然,这离不开学校的奖学金,以及国家发放的低保共同托底。
这些年,听说过许多爱心人士资助贫困生,但婉拒资助的,我还只知道有庞众望一人,值得嘉奖!
母亲清楚地意识到,一旦接受资助,庞众望的内心便会套上一层枷锁,永远感觉亏欠,放不开手脚去学习和生活,他的幸福感会大打折扣。
你有没有发现,站得最高最直的树,往往是少了藤蔓纠缠,或者其它负累,恣意向上?
04.
母亲对庞众望的期望很高,面对镜头,她满怀信心地说:“就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能为国家做贡献!”
一般的农村母亲,开口闭口离不开钱,“好好读书,将来挣大钱,吃好的喝好的!”尤为短视。
母亲深明大义,有国才有家,只有心系国家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庞众望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博士学位。
精密仪器有多重要,说几个事例你感受一下。
据人民资讯报道,2017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11%是直接发明了某种科学仪器,72%的物理奖、81%的化学奖、9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是借助尖端科学仪器完成的。
也就是说,庞众望所在的精密仪器领域,离诺贝尔奖很近,他只要肯钻,获得诺贝尔奖,大有希望!
现在,庞众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已手握三项国际发明专利,成绩卓著。他所从事的光网络信息感知研究,正是国家的重大科技需求,他实现了母亲的宏愿,不负众望。
只可惜,如此重大的喜讯,母亲永远也听不到了。母亲已于2020年,与世长辞了,享年48岁,她的人生没能再翻倍。
今年母亲节,庞众望想起母亲,哽咽着说:“妈妈……你看我做得很好。”
母亲若是泉下有知,定会笑得露出8颗大牙,她头上戴的野花,怕是也会摇曳生姿。
有人说“孩子只能成为父母的样子,不会成为父母期望的样子。”
庞众望的母亲推倒了这一说法,她用事实证明,孩子不光会成为父母的样子,还会成为父母期望的样子 。
有人问庞母教育孩子有什么秘决?
母亲咧嘴一笑说:“
我真的没有什么秘诀啊,我一天学都没有上过,除了自己的名字,就不认识几个字了,还能怎么教孩子呢?”
不过,母亲正色道:“不读书肯定没有出路,无论怎么样,我都决心要让孩子读书。”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母亲是庞众望前进路上的灯塔,时时提醒并指引着他,克服一道又一道人生和学习的难关,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她就是他的精神“豪门!”
未来,庞众望的人生,定将再创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