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题记
作者简介:
季羡林,文学方面的成就无需多言-泰斗,国宝,精通多国语言;但留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当获得2006年颁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病房中的他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了两遍:“受之有愧”。究竟是怎样通达与谦逊的人,才能用如此淡泊的形态看待荣辱得失?
带着这份好奇,我开始阅读《糊涂一点,潇洒一点》这本书
书籍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个性情中人,奉行“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反映的人生智慧便是“糊涂”和“潇洒”。
本书围绕这两个主题,从季羡林的毕生散文中选取最能代表其人生智慧精华的文章,共分为五章,分别是季羡林对人生意义和生活烦恼的思考、对社会种种现象的看法、对追寻真我的要求、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对人间真情的感触。
何为糊涂,如何潇洒:
书中季老先生给的诠释为:糊涂分两类,一类真糊涂,一类假糊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部分人争名于市,争利于朝,尝到一点甜头变喜不自胜,碰到一个钉子就烦恼不已。这些人是真糊涂,但他们又是幸福的。
而类似郑板桥一类则为“假糊涂”,但现实迫使他们装糊涂,这一类人是痛苦的。
潇洒这一词,季老先生没有明说,只模糊了概念,也分真假二类。
我个人理解,真正的潇洒是灵魂与外在的一致性,活出自己的模样。
耄耋之年,你希望拥有什么?
《活出生命的意义》,引发了人对于在生存环境并无选择的情况下,如何快乐的思考。
而《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则是人即将站在时间轴的终点,回顾一生,究竟什么最重要的反思。
年轻时可以鲜衣怒马,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到了耄耋之年,年逾期颐,对时光的流逝更加敏感,身体条件也迫使自己回归轮椅,需要推行时,最希望拥有的又是什么呢?
健康,爱与陪伴。
总结:
对待名利稍糊涂些,潇洒些;追求本我认真些,执着些;
少花时间网聊,多陪伴家人聊天,时间不会体贴的等人,流逝的如同电光火石一般,滑过而立,迎来不惑,跨过花甲,穿过古稀,最终我们也会成为耄耋老人。
愿努力生活的人,幸福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