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写日记的历史算起来是很久远的了,虽然只有少数人坚持天天写,但是大多数人都有过写日记的经历。日记上流淌的是人一天的见闻思考,人把喜怒哀乐都写在一本纸书里,独自珍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写日记,称其为网络日志,读者不止自己,还有每一个拥有权限的网络朋友。QQ 空间的日志 80 后和部分 90 后应该都是熟悉的,可惜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被说说所取代。所幸的是这个功能还没有彻底下线,链接深处仍寄存着年少的自己,可以取出来看一看笑一笑。我个人认为空间日志的没落对企鹅来说是丧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它本该有着无尽的可能性,无奈企鹅当时只是想做国内即时通讯的老大,不断增加娱乐性以留住用户,思维其实是受了限制的。前不久又看到有文章出来发言说企鹅的创新精神已经消失殆尽,剩余部分只是一个金钱流量机器。
我对互联网的感觉可能和同龄人不大一样。小时候,互联网对我来说就是一张网,我上了网,我就在网上,我下了网,我就在不在网上。现在“上网”这个概念已经很模糊了,手机随时随地都连接上互联网。以前问别人今天去哪了,回答说去上网了,也许你还会约他改天一起上网。现在要是有人这样回答,那他一定是土鳖。没错,我就是土鳖。我现在对互联网的感觉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它不是微信微博淘宝京东头条等等的集合,它还是一张网,一张由数不清的服务器、数不清的终端和数不清的用户连起来的网,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上网,又每时每刻都在网上。
网络日志是一个更加开放的选择,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更不自由了。日记可自由挥洒,可不成文不成章,可嬉笑谩骂想入非非;网络日志内容上限制许多,毕竟别人也可以阅读,于网络环境也好社会印象也好,皆不可太口无遮拦。网络日志是分享的载体,有些美好事物不满足于独自欣赏,有些感慨不甘愿就此埋葬。
一般来说博客和网络日志是同义词,但是我个人感觉博客更倾向于展示而非记录。当然,已有这么多的辞典,不需要也轮不到我给它们下定义。我认为,博客是个人网站的代替品,对于没有个人网站的人来说,博客是其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窗口,是社会了解自己的途径。于我而言,写文章当然是为了给人看,但却决计不会是为谁而写。
我叫六开箱,我志在记录和分享见闻思考,而不是展示自己。
我不关心你们理解不理解我,理解我的文章就好。
以上,愿各位访客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