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作者:人道情怀
有兄弟问,是什么动力让你能坚持做这样的选择,就是从长江尾的的江海交汇的南通城,驱车一千一百多公里去到楚汉重城喝那个长沙水。
不加思索的答案就是,这是红色革命文化的发源地应该是主要原因,就是冲着伟人的足迹而来。可能从心底里就有那不灭的丝丝敬仰,在如今混沌复杂的岁月里,已不经意间升腾为神一般的存在。其实原先是打算去井冈山根据地的,因为出游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最后选择的折中了方案。
当然,还有一个主要的缘由,就是长沙坡子街的美食诱惑,过去的岁月里多次走进长沙,却一直没有机会好好的享受一下这里的美食,这一次选择自驾,应该说是不会放过此次的机会,不再给自己有错失的理由。
自驾从东门进入长沙,第一次感受到了,长沙人开车的慢,限速120的高速硬是把路开成了红色拥堵,一个个慢吞吞的占着超车道倒是全国的通病,但是在这里让你体会到,不管是行车道还是超车道,所有的车都开在80码以下的壮观,而且两道一起并排着,不紧不慢,不疾不徐,笃悠悠的享受着假期慢生活。让我这个习惯了飞车党的人有一点点不习惯,不过入乡随俗啦,这不我也变得张弛有度起来。
这次的出游就定了一个方向,就没做任何攻略。且因为早起跑步10公里,加上游玩和驱车,阳康后的运动量着实有点大,到了住地后,直接洗漱上床,点了烤串、牛蛙和奶茶简单解决后,就上床休息了。
按计划今天的行程有点满,所以七点多就起了,八点多就匆匆地来到了第一站,岳麓山东门。突然被告知,没有预约明天再来,一下子蒙了,看来出门旅游是要做攻略的,这下如何是好。打开手机研究起公众号来,突然发现偶尔有预约被释放,拼手速既然抢到了预约名额,真是生活一直不会亏待努力的人哦。
【岳麓山】
来了几次长沙了,第一次来岳麓山。临时拜读了几篇分享,按建议从东门进,南门出,历时三小时,行走六公里,爬高三百点八米,足迹几乎满山遍野。
感觉岳麓山就是一座宝藏,这里有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爱晚亭,有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有灵秀别致的麓山寺院,还有那麓山处处埋忠骨的风水。
如果说城市的喧闹和繁华是一种壮丽的美的话,那么依城伴水的岳麓山用她的山清水秀和清新空气,抚慰你繁忙之余的忧伤。
这里让人闪耀心头的,当数由毛主席题匾的爱晚亭。倒影在碧波里的绿瓦红匾,仿佛要凌空欲飞,再赋予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经典诗句,此刻虽不在深秋,也没有马车可停,染红枫树早就叶落枝光,但依然有她冬日里的艳丽,绝对让人眼睛一亮。
这里最有文化的,应该就是始创北宋的岳麓书院,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兴学不变。尤其是清末改制,废书院,办学堂,再到改革高等学校等,直至湖南大学,千余年来就是湖南高的前身,无愧于“千年学府”的美誉。
对了,这里还有一处灵秀别致的麓山寺,始建于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门碑上的对仗就告诉你,他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誉。也因为他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如今也是湖南佛学院的所在地,也是全国重点佛学院之一。整个寺院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灵气,端庄秀丽,别具一格,也许你怎么也想不到,在这灵秀别致的背后,他曾六次毁于战火,直到1986年才重修恢复原貌。
如果说,上面描述的都是岳麓山的美和文化,那么这依山伴水的风水就是难得的一方宝地。
说起风水,得从长沙城的名字说起。长沙的别名叫星城,因长沙星得名。古时候,一般通过观测天象中二十八星宿,来卜卦预测,其中一休叫轸宿,根据古天文学的星宿定位,轸宿位于荆州上空。轸宿旁边有附属小星,叫长沙星。有这样一种说法,长沙是因长沙星得名的。
唐代韩愈曾赞美说,“绕郭青山一座佳,登高满袖贮烟霞。星沙景物堪凝眺,偏地桑麻偏囿花。”这里的“星沙”就指长沙。
这里的风水,背靠岳麓山脉,坐西朝东,清清湘江水,宛如一丝缠带,绕着山体蜿蜒从上手向后方静静流去。前方开阔到一望无际,星沙主城犹如池中神物,聚气合一,绵延向上。真可谓,麓山处处埋忠骨,黄兴、蔡锷等近代革命志士,其革命精神源远流长,如同一股红色的火焰,盘旋星沙楼宇之间,芬芳后世……
当你走出岳麓书院,走进如今的湖南大学的校园的时,那富有特色的一幢幢建筑,用她战斗和革命的特色,彰显在鲜明的橙红色基调之间,她的每一块红砖、每一片绿瓦、每一扇木窗……
未完待续,《饿死在美食街》下半部分将介绍【橘子洲头】的长,和【坡子街美食】的饿,欢迎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