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学习过的家长都知道,现在的孩子的最基本的需求不再是生理需求,而是上升到爱与归属的需求,就是要与他人之间建立情感链接,要隶属于一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有归属感的需求。说实在的作为家长,这个需求可能咱们从小都没有被满足过,所以单纯的靠本能教养根本就达不到现在孩子的要求。那家长要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有被爱的感觉呢?早上娅丽老师给咱们总结了一些几点。
第一,当孩子忍不住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不是跟他对抗,不是在气势上想要压过他,跟他吵,而是能按下暂停键,让孩子在自己情绪里待一会儿,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无理取闹。
第二,当孩子遇见熟人不打招呼的时候,我们不是当着别人的面数落他没礼貌,而是轻轻的把他拉到一边,并且告诉他:“如果你不想打招呼可以微笑或者挥挥手。”
今天我就用了这一招,晚上跟儿子去必胜客吃饭,服务员给儿子倒水,我说了据谢谢,儿子腼腆的笑了笑,服务员走开后,我悄悄的跟儿子说:“如果你不好意思说谢谢,你可以微笑。”儿子开心接受。这就是给到孩子具体支持。
第三,当孩子不小心犯了错,我们不是去批评指责,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是耐心的跟孩子说:“不要轻易放弃,妈妈会陪你一起面对困难。”我们家长要做孩子的托举者,而不是说教打压孩子以彰显我们自己。
第四,当孩子不想和别人分享玩具的时候,我们不是强迫他,也没有说他小气鬼,而是尊重孩子,并且跟孩子说:“每个人都有不分享的权利,但是分享确实是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
第五,当孩子努力想赢但又输了一次比赛的时候,我们没有因为失落而对孩子失望,而是告诉孩子:“你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咱们因此学到了本领。”家长的失望才是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六,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没有一盆凉水泼下来,无视孩子的努力,而是认真听孩子分享这份喜悦,看见孩子的努力,并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