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谈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任务管理水平,反应在多角色扮演上。
以我为例,我是妻子,母亲,女儿,员工。在不同角色中,时间管理不同,一个人的水平也体现差距。
比如在工作中要以目标为基础,以要事优先的原则,组织计划实施。
有四种事情1.紧急不重要2.紧急重要3不紧急重要4不紧急不重要
第1类比如领导吩咐现在去拿分合同。
紧急不重要,可以安排别人代劳。首先你得有自己的助理。换句话说有一定职位才能安排别人干事。
第二类紧急且重要。
比如,与政府打交道的会议。本人必须到场,到时间就得去,这类事情需要提前安排好其它事宜,让别人打理,在这段时间只专心开会。
第三类比如健身,不紧急但重要。这样的事要安排出时间,经常去做。可以选择在我们精力值低的时候,去运动一下,振奋一下精神,同时瘦身。
第四类不紧急不重要的~例如:刷朋友圈刷抖音的行为,实在是你太无聊了,所有一切今天的工作目标全实现了再去做吧。
那么回到具体事情上,该怎么做呢?
一目标性法则。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什么是确定的目标,管理学中,我们用SMART原则确定目标,即
具体的specific
可衡量measurable
可实现的attainable
合理的realistic
有时间限制的time-targeted
例如,今天写文章
今天早上用半小时写800字的文章。
哪个遵循Smart法则?
显而易见
第二,要事优先法则。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并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例如,我之前写每日三目标,一条是写作1000字,总是拖拖拉拉,一会玩手机,一会看别的书,最后睡觉了也没完成。究其原因,就是畏难情绪,害怕尝试,那时候提起写作就头大,不知写什么。现在每天尝试写一点,日积月累写1000字以内的文章还是可以的。所以,一开始一定要先去做要事,如果连一天最害怕的事完成了,还有什么攻克不了的呢!一次攻克成功,2天乃至21天养成习惯后,这不再是困难了,再去尝试其它具有挑战的事,甚至可以一天2件3件要事。前提是你已经养成了写作这项习惯,一开始不要贪多,只做好一件要事,一天就安排做这件难事。我以前安排太多难事了,导致通通完不成,心里挫败感,越不愿意去做,当我安排一件大事,其它都是小任务时,都能完成,也信心满满了。
第三,组织计划性法则。
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提前安排好时间。
一般我在早上进行时间规划。那么首先我们得对自己的时间有一个判断,分辨出哪些时间是可控的,哪些是非可控的。
比如早上4-7点是可控的,没有人打扰,没有工作安排;还比如晚上10点以后可控的,家人孩子都睡觉了这些时间可以安静专心地做事情。找到一个心流时刻,全神贯注只有内心的流动。感觉特别棒。
工作8:30—17:00非可控时间,因为要上班,这时候,我们只有调整好我们的上班精力,一天像打了鸡血似的,哈哈~提高效率。碎片化时间完成你的其它今日目标。
时间管理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经常去做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到再次计划的循环系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论。
祝君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