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软件都会有漏洞,这道理也是再平常不过了。然而最近在APP线上问题处理过程中发现“漏洞”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这就不再是一个平常的事情。反推过程,这些“漏洞”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何出现的,为什么没有在测试环节暴露出来,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规避这些问题。也许是测试工作方法需要改进,也许是测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除此之外,有一些个人想法和建议,记录在这里。
管理层面,建议在测试日报中增加测试用例执行数目,今天执行了多少测试用例,其中pass/fail的比例,有多少条用例不能执行/未完成。在最终的测试报告中,也要有明确的体现。目前不难看出,产品设计的工作情况能够通过PRD和设计稿质量来评价,研发的工作情况可以参考bug数量、代码质量来评价,而测试工作往往不那么透明,不容易衡量。通过改善测试报告内容,一方面,能够让项目组全员看到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如何,及早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评价测试人员发现bug的能力,为垂直线条的管理提供依据。
流程层面,我们需要灰度发布相关的功能流程支持。虽然这个事情喊了一年多两年仍没有落地,但它的重要程度没有削减一分一毫。目前APP版本迭代周期短,但涉及业务越来越多,提供测试环境、正式环境的验证时间有限,人工测试毕竟也存在人力、精力等方面的局限,短时间内,很多问题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而通过灰度发布,我们能够在正式环境中,提供1-2周左右的时间来跟踪小部分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获取用户反馈,尽早的暴露问题并解决问题,完善功能与体验,提升产品质量;同时,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测试环节中来,既与用户增强了互动,也能够缩小版本升级对用户的影响范围。
运营层面,首先,版本上线的第1-2周,需要格外密切关注数据,对于新功能相关的各项数据指标,每天进行跟踪和分析。新功能上线,用户必定会好奇尝鲜去体验,这对于产品的稳定性、功能等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验证时期,同时也能够便于我们及早的发现问题,安排快速修复,或者确定后续迭代计划。其次,对于处于异常状态的用户,应该第一时间安排客服跟进,获取详细的用户反馈,便于团队分析问题所在原因,提供解决方案思路。接收用户反馈后,再给予一定的安抚措施。例如,为了感谢您的耐心接听,我们特别为您赠送XXX积分/代金券,诸如此类的话术和运营手段,让用户感知到我们的用心,觉得我们的服务质量很高,很周到。即使出现问题,用户的感受也会不一样。比如结合砍价功能,用户下单后24小时未支付,订单将自动取消。那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是不是应该关注这些提交订单未支付的用户,问问他们当时的场景是如何,就差临门一脚,为什么没有支付,是哪里出了问题,遇到了阻塞。最后,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小组分享,来共同分析用户反馈详情,不管是产品、设计还是研发、运营,都有必要知晓我们的用户体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归结原因,商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