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是阅读方法里还是有很多学问的,发现自己以前有些阅读方法并不正确,也发现有些阅读方法自己不能完全理解,可能还需自己在今后的阅读当中多想,多思考,多实践。确实,这本书可以时不时地拿出来翻一翻,特别是遇到自己不曾读过或不太熟悉的书时,可以看看它是属于哪一类,根据这本书对这一类书介绍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可能效果会更好。总之,对于自己的阅读大有益处。
这本书主要讲了阅读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第三个层次是最重要的分析阅读;最后的层次是主题阅读。基础阅读总共有四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认字;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功能性读写能力,所有的这些阶段在小学毕业前便完成了,是最基础的阅读能力。但往往人们并没有在应有的时间达到该能力,所以我们也需要审视自己,是否在应该的时间达到了该阅读能力。检视阅读才算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和粗浅的阅读,为了大致了解一本书的架构,对一本书有一个整体地把握,同时,这也是分析阅读之前的预备动作。
分析阅读的第一步将一本书进行分类,其实分类并不容易,因为有许多书籍是柔杂的,这就需要运用检视阅读,大致上将书本进行分类,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运用不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来阅读;第二步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要将书中的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进而自己拟一个这本书的纲要,并且要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者想解决的问题。这两步的完成就完成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感觉是让我们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带着作者的问题去阅读。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就跟进一步了,找出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通过这些规则,你便比较容易找出作者的解答,确定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等等。在当你真正了解了这本书之后,才进入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你可以进行一些评论,可以说“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那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在作任何评论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至此,分析阅读地阶段基本结束,让我感触颇深的最后这个阶段,它让我明白不要在没有完全了解一本书的情况下就进行评论,在读这本书时我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刚开始还没读到一半时我感觉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很吸引人并且也不太有用,所以觉得这本书写得不太好,但后来慢慢耐着性子读下去,里面还是有许多有用和更高深的见解,可能是因为自身读书甚少对于里面讲的方法和感悟体会不深,还需在今后的阅读中反复琢磨。
让我更加觉得此书有用是因为它在分析阅读后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不仅把所有的书籍进行了一个大致地分类,也让我在今后的阅读中有一个指引性的参考。阅读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这里根据不同类型的书籍的不同阅读方法就比较琐碎,就不一一展开了,在之前的每日打卡中也有涉及。不过,在今后阅读一本书之前,我可以先打开这本书,翻到与要阅读的书类型相同的章节,进行一个回顾,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再开始阅读,可能会对我的阅读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吧。最后,作者通过社会科学引出了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因为社会科学类的书籍就需要运用主题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你要明白你关心的主题是什么,找到相关的章节,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厘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阅读与该主题相关的书籍不止一本,能得到更全面更客观的观点。
阅读是好的,主动的阅读更好,它能让我们的头脑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让我们智力、品德与心灵不断成长,所以一定要不断地阅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