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下厨房做饭实在是件困难事,做一顿饭,浑身上下淌小河,洗一场汗水澡。那也得想办法做点既简单又可口的。
蒸米皮
小妞不在家,我和杨先生很少吃米,可天热,家里开袋的大米都“出牛”了。怎么才能消耗得快一点呢?吃米饭,杨小妞在家,我们三人做两杯子米都还吃不完。剩我们俩人,一杯子米做不着,做两杯子,肯定剩得更多了,又都不愿意吃剩饭。
不如蒸米皮吧,我提议。这样还消耗得快一点。
杨先生说没蒸过,不知道咋弄呢。我说,面皮你都会蒸,蒸米皮,大同小异吧,把面浆换成米浆不就完了。再说,网上看看视频,估计不难的。
于是,看看视频开始操作。
吃完早饭,我就泡了两杯子米。第一次做,试试水,不可贪多,万一不成功也不至于太浪费。
米泡透了,用破壁机打米浆。吸取上一次蒸发糕把米浆做成米糊的教训,这次用的打果汁奶昔的功能,打两遍,米浆细细发发,过滤,一点残渣也没有,真好。
杨先生谨记视频教程,又烧点热水烫浆,又往米浆里加点淀粉,搅匀,就准备开蒸。
先烧开一锅热水。蒸盘上薄薄的刷一层油,倒入两勺米浆,铺匀,放到蒸锅蒸两分多钟。看到蒸盘里的米浆鼓大泡,面皮就熟了。夹出蒸盘放到凉水盆降温,再把米皮揭出来就OK了。两个蒸盘轮着用,很快,九张米皮就蒸好了。
虽说韧劲差点儿,但第一次蒸,已经算是挺成功了。
我特地炒了点花生米,又切了黄瓜丝、胡萝卜丝、葱花和香菜,烫了绿豆芽。油盐酱醋调好料汁,一人拌一盘。杨先生又加了油辣子,他说味道很好,一点不输外面店里卖的。
哈哈,那就好。如此,大汗淋漓为一口吃的忙碌,也算值了。
流汁宽粉
去年暑假回陕,在宝鸡夜市吃到了流汁宽粉,杨小妞甚是喜爱,一连吃了几次还不过瘾,过后更是念念不忘。
这次回陕,我专门去超市里买了点“大宽”。这是一种宽宽的粉条,颜色发白,像面条,但特别Q弹有韧劲,应该是土豆淀粉做的。在陕西老家,吃火锅或者麻辣烫,经常有这个大宽。在其他地方的吃到的大宽粉,煮出来都是那种发黑透明的,感觉没有白的那种好吃。
前天,杨小妞实习结束回来,我特地出门买菜备料,准备做这个流汁宽粉。杨小妞深感怀疑,不,应该是超极怀疑我的能力。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好不好吃的关键其实都在调料上,我们家只是没有味精鸡精罢了,其余也就是油盐酱醋家常调料嘛。
我先把粉条煮好,又煮烫了一些配菜:干豆腐条、金针菇、绿豆芽、毛菜、土豆片。辣椒面加白芝麻加盐加五香粉,用热油调成香喷喷带着点焦味的油辣子;葱花香菜,用油盐酱醋糖调成料汁;两勺芝麻酱搅匀;花生碎备好。然后,所有的调料到位浇到备菜上,搅拌。然后,这道流汁宽粉就做好了。
杨先生先尝了一口,大赞好吃。杨小妞吃了一口,没做声,看表情,应该是合心合意合口的。尽管她说,她已经忘了宝鸡的流汁宽粉是什么味了,还特地翻出去年的旧照来比对。
在我看,这流汁宽粉,就是干拌麻辣烫嘛。总之,喜欢就好,借此还能多吃点蔬菜。
拌豆腐
突然想吃小时候东北风的拌豆腐,奈何江南的嫩豆腐太嫩,根本不是那个味儿。餐餐乐里买块祖名的老豆腐,卤水的,应该还凑合。
拌这个豆腐的关键是把豆腐用手抓碎。放点黄瓜丝,或者不放干拌都可以。用葱花调汁来拌,比用蒜拌的味道要清爽。不放酱油醋,用盐水更好,那就是那种清清爽爽的小葱拌豆腐。
杨先生不解,嫌我把豆腐抓碎了。他只看形式,吃了才知道,豆腐抓碎了,更容易入味儿,好吃。
今日更是突发奇想,把豆腐抓碎,加面粉鸡蛋葱花和盐,搅匀,烙豆腐小饼。出锅,颜色金黄,带着豆腐香,挺好。吸取经验,下次少加点面粉,多加一个鸡蛋,味道会更好。
为了打发余量不足的蔬菜,又一天,还烙了韭菜土豆饼。杨先生一口气吃了七八个。
如法炮制,还可以烙各种各样的蔬菜饼。简单好吃,最适合早餐。
大蒸饺
茄子辣椒馅儿,本想包成水饺。奈何和面时加了点玉米面,明显感觉面团没了筋性,这要包成煮饺子,准成一锅片汤。临时改了主意,包成蒸饺子,薄皮大馅儿,省时省力。出锅,嗯,就是好吃。忍着,吃了三个。放开,就不知道要吃几个了。
腌新姜
已经不知道今夏是第几次腌新姜了,总之,是基本没断过,杨先生几乎顿顿都要吃几片。而且,经过改进,味道是越来越好。
从前是超级不喜欢姜的味道,到现在是不但接受,而且喜欢。本着对身体好的缘故,一个人的口味也是可以改变的。
生活,就是寻常琐碎,一餐一饭,柴米油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