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在广告人看来,全是Consumer Insight的老书。
此书写于1983年,作者Paul Fussell勤于观察、目光敏锐、善于分析,书中诸多观点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反而有一种沉旧物件儿久经把玩后沉稳、踏实的光泽。被作者的洞察力折服,做为常常要研究“消费者洞察”的广告人,必读书目应有它一席。
关于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阶层的划分,以及每个阶层的描述与识别标准,充满智慧与幽默。对读者我来说,他对每个阶层的洞察,从行为表象分析出的阶段心理动因,放到当下的中国社会,依然有适用性,原因大抵是人性是相通的的。需要辩证思考的大约是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造成的差异,重点是背后的思考逻辑。
作者首先将美国社会等级划分为新三层,每一阶层又做细分,分别是上层:看不见的顶层、上层阶级、中上层阶级; 中层: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下层:赤贫阶级、看不见的底层。
然后详述各阶层特征:作者分别从外表(如何以貌取人)、住房、消费指标(包含休闲和家居摆设)、精神生活、说话习惯(张口就暴露阶层)五个指标来对比说明。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名字、穿衣细节、饮酒偏好、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等细节,来分析他们行为及背后的心理因素,总结出一套全民无意识却在遵循的社会游戏规则。其中不乏精彩的洞见,例如:贫民喜欢的体育类项目其共性特点是赢,其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他们在常规生活中根本无法取得胜利”,这些项目是“以失败者的身份证同胜利者,从各种各样的胜利中获得胜利体验。”
结合当下国内的粉丝经济现象,这些粉丝从“自己-自己的偶像-偶像的某种社会特征”的逻辑链中获得自己与某种遥远而不可及的社会特征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loser的身份认同。
难得的是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偏袒某一阶层,只是客观的分析批判,私认为作者对这套“为了获得金钱和尊重不断向上爬,却从来得不到满足感”的规则,抱持同情悲悯之心。看完这本书,对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动因理解更深,不过是披着爱情故事外衣的阶级跃升残酷现实。作者给出了一条出路:不如跳出来,做一个“自己的人”,也就是书中的另类,X阶层。
本书译者石涛认为,关于“另类”这一脱离于作者构建阶层之外的群体,是作者对自己的身份认定,他认为自己不归属于任一阶层,而是一个“有品位、有创造力、有思想、有影响力、生活得体但并不富有的X阶层。然而,这不也正是中产阶级的心理特征么?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和矛盾。
最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按本书,去刻意模仿“上层阶层”的行为,这样是适得其反的。所谓的“格调”不过是不同人的真实“活法”,之所以那么活是因为符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单纯的模仿行为只会让其本身产生负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