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成长型思维有多重要

今天听了樊登读书的《终身成长》,这是我第二遍听这本书,春节的时候听过一遍,但是发现自己看着书名,并不能回忆起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于是今天再听一次,我认为听书也好或者读书也好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有能给你带来些许的感触,才能证明真正读进去了。

《终身成长》这本书主要讲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分别列举了两种思维模式的表现形式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给了读者不断锻炼成长型思维的建议。

在听书的过程中,我会不自觉地把书中讲到的例子往自己身上映射,看看自己以前是不是这样的,比如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每次考完试,你是更关注考试成绩,还是更关注考题分析,我仔细想了想,我当时就是更关注考试成绩,只要考了前三名,我不会再管哪些题做错了,哪些只是没掌握,只要我比其他人强就行,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模式更加关注自己的天分,他们喜欢别人夸自己聪明、有天分,他们喜欢那种不努力就能达到目的的感觉,哪怕总是人后默默的努力,人前也要展现出我很聪明,我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考得很好的状态,他们害怕受到质疑和挑战,他们认为自己所有的思维或者成绩是最好的,不容别人挑战,所以他们排斥不同的意见,而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更加倾向把问题向外推而不去反思自己,比如走路被绊倒,会说这个破石子,干嘛绊我,而不去想想自己走路的时候在想什么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成长型思维模式更加关注自己能通过努力做成什么,他们勇于尝试,也不害怕犯错误,善于抓住任何展示自己的机会,不会因为自己不会唱歌就害怕上台表演,他们认为这是机会,能让更多人认识自己,给自己提建议,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所以他们对自己未知的领域毫无恐惧,反而会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通过努力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在该领域发展。

听了很多例子,发现自己平时的很多做法是固定型思维,但是这没什么丢脸的,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不是两种人,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而是人体内两种并存的思维模式,而当我们发现自己是固定思维在思考的时候不要急着批评自己,去接纳,去发现,认真体会和观察自己的表现,然后去寻找可以优化升级的地方,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最后,有句话和大家共勉,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亮点是锻炼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手段,发现自己在进步,哪怕还有很多缺点,没关系,通过我的努力,我已经在一点点进步,虽然我读者很少,点赞很好,没有评论,但是没关系,我可以比昨天更流畅地写出来文字,我可以把我心里所想的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今天的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