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殷墟遗址中发现大量甲骨文,考证后确定为商朝文字,和太史公《史记》中的记载吻合,因此推测《史记 殷本纪》可信,连带推测《史记 夏本纪》也是可信的,历史上应该确有夏朝。
历史断代已经确定有商朝,当时商是天子,周是诸侯国,因为甲骨文中有“周侯”的字样。
2.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太伯,二儿子虞伯和三儿子季。后来三儿子季继位,成了周王,他的儿子叫昌,也就是周文王姬昌,而姬昌的众多儿子中,最有名的是二儿子,周武王姬发。
3.商灭周兴,第二年武王就去世了,此时王位传承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传给弟弟。正所谓兄终弟及;一种就是传给儿子。
当时武王姬发的儿子要么太年轻,要么不才,所以考虑传位给姬发的弟弟,姬旦,旦的封地叫周,因此也叫他周公。对,就是周公解梦的那个 “周公”。
那周公同意了吗?——没有。
周公主张让当时十多岁的成王继承,由他摄政,待他日周成王能自理朝政,他就还政于成王。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周成王,在这期间,周公全力辅佐周成王,最为有名的政策就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什么意思呢?就是“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的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
周公用德治理天下,天下无不臣服,对周朝的发展和巩固有着重要贡献,因此周朝享有八百年历史。
所以说中国文化是和平的文化,中国历史是和平的历史,孔夫子渴望恢复的就是周朝的“礼乐”制度,对后世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
周朝建都今西安的镐,因此称西周,后来西周衰弱,有戎狄隐患,也就是西北部的蛮族入侵,于是迁都到东都洛阳,所以称为东周。
4.周朝是封建制,也就是将土地分封下去,有领主。到东周时候,已经有二百多诸侯,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周王本家的亲戚;二是外戚;三是灭国绝世的后代,而周是共主,因此说封建制度是从周朝开始的。
当时诸侯国,虽然叫国,实际上就是一座城,叫城郭,城是内城,郭是外城。国人居住在城内,野人戎狄在城外。
当时还是游牧社会的部落生活水平低,叫狄;而有稳定居所的,种植农田的人叫作华夏,生活水平高。
此时东周,也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是一部编年史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