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或者物,不同的人出发点也就不同。而得出的结论也就全然不同。也就是说客观的事物中,都可能融入主观成份,每个人的选择,都基于当前的认知。所以说一个人的认知,引导着他的行为,进而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有些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以为自己懂的多,想法正确,总是质疑别人的观点。老是习惯于按部就班,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从来不做改变。一旦不尽入人意,就认命,把原因归咎于外因。却不知,被自己的认知所束缚,看不到更高维度的世界,跳不出思维的牢笼。其实有些时候,耽误你的不是时机和运气,而是你的认知能力。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视野,心态和能量。认知越低的人,盲点越多,目光越短浅,心态越消极。他们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抓不住时机,必然将好运拒之千里。有时,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的被自己的思想所引导,当你长时间接受单一观点时,就像蚕茧一样把自己越包越紧,越来越封闭。走不出认知逻辑闭环,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人生犹如戴上了枷锁,画地为牢,寸步难行。最终为所有的挫败和苦难买单的都是自己。
认知的水平低,所有的努力都徒劳无益。有时候我们有的人看似生活很努力,其实老是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如果认知不到位,就好比南辕北辙,越努力离目标越远,拼尽全力也看不到结果。稻盛和夫说过一句扎心的话:“知道你活的为什么那么累吗?因为你一直低着头赶路,忘记抬头看天,导致你看不到正确方向。只是盲目的前进,却一直没有收获。”真正阻碍我们进步的,从来不是学识和能力,而是认知上的困顿。真正让我们贫穷的,也从来不是经济上的窘迫,而是思维上的懒惰。陷入低水平的勤奋陷阱,不过是在耗费生命,逐渐丧失思考力,创造力和生存的主动权。
我们的脑海里有很多低效的,错误的心智模式造成的扭曲认知,只有打破那些思维模式,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内向认知,扩展知识广度,当所有的知识点进行融合链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你便俱备了高度的认知能力。向外兼容,敢于接触不同的圈层,看清时代发展的趋势,借鉴别人的经验,增加自己的信息量。认知属于理论,能力来源于实践。有过经历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一才能事半功倍。养成自省和总结的习惯,及时修正误区。作家良大师说:“认知能力决定了做正确的事,这比正确地做事重要100倍。”
正视自己的无知,消除固有的偏见,观察事物的现象,反思过去的经历,提炼了精髓,我们才能不断的向前。愿所有人都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让自己未来都会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