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直被倡导的,从小到大,我们也是一直被这样提醒的,可是我们要如何评判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做了有多大意义?在学校老师似乎也没有教给我们能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中,作者采铜用了“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两个角度,去评判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收益值一词很常见所以不难理解,就是一件事在当下带给我们的受益值,可以是心智、情感、精神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方面的。半衰期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即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百亿年。后来半衰期的概念被沿用至其他学科和领域。化学中,化学反应的半衰期会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一般的反应,当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常数会变大,半衰期相应地缩短。在医学中的定义是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而药物的半衰期受很多因素影响,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个体的半衰期也是不同的。一件事情的收益值同样会随着时间衰减,同样可以用半衰期去理解。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得更久。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你为什么只想躺着玩手机》说到了激励的时效性跟这点非常相似,有点不谋而合的感觉。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常常只关注某件事情在发生时那一刻的收益,而忽略了这个收益是否可以持续下去,能够持续多久。
就比如说玩手机,大多数人都是玩游戏,看视频,当你在玩手机的时候确实能给你带来比其他大多数事情更多的愉悦感,但你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会迅速随之消退,于是很多人为了保持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地将这个动作重复下去,所以你为什么会只想躺着玩手机,用这个角度同样能够解释。所以不难看出,玩手机是一个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那有很多人喜欢打麻将,不打麻将就十分难受,正是因为打麻将充满不确定性,又能在那一刻获得足够的愉悦感,于是就会让人一直忍不住重复这样的动作,一打就是通宵达旦,甚至是输到倾家荡产,剁手指,都改不了打麻将的恶习。一时打,一时爽,一直打,一直爽。当收桌时,那种愉悦感就瞬间消失殆尽。所以打麻将也可以看作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
由点及面,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用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把事情分为四类: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如找到真爱,学会一种谋生的技能,或能得到名师的指导;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如刷一下午的抖音,放飞自我地吃一顿烧烤,网贷为了买最新款的手机。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如背一个小时的单词;每天运动一小时;啃两小时专业书;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如“421”这样的吃瓜,在游戏中“一喷五”,漫无目的地刷手机。
只要稍加反省,不难发现,我们平日最喜欢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外的两种长半衰期事件,我们似乎很少做。现在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我们不自觉地重复着各种短半衰期事件。就像在一个沙坑里抓沙子,我们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会从指尖滑落,我们不得不一直重复,来保持这种短暂的快感,而抓得越用力,留在手里的沙子却越少。
而长半衰期事件就不一样,它的收益值是可以通过时间累积和叠加的,虽然每一次事件的即时收益值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半衰期足够长,使得这个收益值可以传递延续下去,为未来最终的成功添砖加瓦。比如学习或是健身,每一次进行这个事件时,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虽不能立即看到效果,但能让你再次进行这件事情的时候越来越轻松。通过这两个角度,对事情加以分析,最后发现值得我们去做的事,多半都是长半衰期事件。这些或许看起来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但是却对我们有长期的益处,又或许做这些事情在当下看起来收益值不高或者说不明显,但是这个收益值能被积累叠加。
非常感谢采铜,提出了这两个角度,我们可以将其当作一种实际可用的思维工具。让我们能有一个判断标准,去辨别事情的价值。或者它更像一把“时间之尺”,丈量出哪些事情更具有长远价值,提醒我们勿要沉迷于对短暂欲望的追逐。当然,这并不是说,短半衰期的事情我们就完全不能做了,毕竟人还需活在当下,偶尔需及时行乐,需要即时的快乐和满足,来充当生活的调味品。只不过,它不是我们生活之重心所在。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始终记得什么才是最值得去做,值得去追寻的事情,只有这样,在某一日回过头看之前走过的路时,才不至于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