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杂志在7月19日公布了最新的2018年全球企业500强榜单。《财富》500强榜单是以企业的收入作为排名依据,一直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公司排行榜——每一次榜单出来,都会得到极大的关注。
先说一下今年《财富》500强榜单的总体情况吧:
首先从入围榜单的企业总数来看,我们祖国企业的表现是配得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有的水平:120家企业入围(大陆111家,香港9家),仅次于美国的126家,将日本(52家)远远甩在身后。
(多扯一句:十年前中国大陆进入到《财富》500强的企业总共也就只有37家,而今天已经有超过100家企业入围,这是一件值得赞叹的成就。所以,我相信,中国企业在财富500强的入围总数将很快超越美国了;经济上的赶超,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的话,在2030年代应该是完全有机会达成的。)
榜单一出,财富中文网对比中美两国500强公司的分析,指出入榜的中国企业反映了中国在“产业机构上”与美国的差别,最显著的就是:美国没有一家房地产相关的公司(地产公司、建筑公司、金属冶炼)进榜,汽车也只有两家进榜,而中国则有9家金属冶炼、7家工程建筑、5家房地产公司进入500强(汽车行业有7家);美国在保险、医疗、视频、制药、娱乐这些产业上,总共有26家进榜企业,中国则几乎没有。
所以,《财富》中文网的分析文章指出:
“2018年入榜美国企业所处产业结构恰恰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结构,而入榜中国企业所处产业结构则还具有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特点。”
如欲了解更多《财富》500强具体内容,可点击:
http://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node_65.htm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吧:银行与保险。
可以说银行和保险两个行业,在咱们老百姓的眼中、心中、口中,都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吧——如果你觉得这样说有失偏颇的话,那我就问问你:
如果你的孩子即将大学毕业,有两个选择摆在他/她的面前,一个是进银行,一个是做保险,你会更希望孩子选哪一个?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那些说自己孩子在银行工作的父母,总是表现得“轻描淡写但又有一点藏不住的骄傲”;那些说自己孩子在卖保险的父母,也总是“轻描淡写但好像不太愿意展开来多说”。
这就是行业认可度的问题,银行就像是嫡子嫡孙,而保险业就像是庶出……等等,你以为我是来抱怨的吗?不,当然不是!
都说,金融行业三驾马车或者叫做金融的三个支柱,包括银行、证券以及保险;作为保险行业的从业者,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想过“如果我能是嫡子该多好,如果能像银行一样该多好……”
看看银行业的状况吧:在《财富》500强上榜的10家中国银行平均利润达到179亿美元,总利润占到111家中国大陆上榜公司总利润的50.7%。对比之下,美国上榜8家银行的平均利润是96亿美元,总利润仅占到上榜公司的11.7%。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也都跻身在全球最赚钱的十大公司行列。
面对银行如此骄人的成绩,我相信是谁都会赞叹,就算是艳羡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吧?
但是,作为“庶出”的保险,从来都只是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在继续说《财富》500强榜单之前,我先说一个叫做“黄金十年”的梗吧:
2000年前后说“保险业已进入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在我入行的2007年也说“保险业即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到今天依然还在说“黄金十年”——很多人说,这就是保险行业忽悠人的地方。但我不这样看。
这是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行业和群体。作为庶出,给我们一点点的阳光,我们就立刻灿烂给你看——政策的支持、新闻的宣传、广告的普及,我们都会兴奋不已,充满感恩。
我想你和我一样,或多或少会听到银行圈的朋友各种抱怨“环境艰难、生活不易”吧?(我不是来黑银行的,只是我必须得有一个大家熟知的领域来做比较——“嫡长子”,见谅啊!)
好,让我们说回到《财富》500强的榜单来吧。
我相信一定有人多人说过这样的话吧:你们保险就是忽悠人,把我们客户的钱收起来去赚钱,然后遇到事情了还各种不赔。所以,接下来我就说一说“赚钱”和“赔付”。
在这里,我截取了进入《财富》500强前100位的中国企业,在这一小段截图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第26、29、31作为一组
第40、42、46作为一组
正好是“银行-保险-银行” 并排
说到赚钱,其实保险和银行的赚钱方式很类似:都是把零散的资金集合起来去投资——这对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要!
除了赚钱的方式类似之外,保险和银行还有一个相似之处:都会面对不确定的风险。银行可能会遭遇“不良资产”,导致贷款收不回来;保险也可能会遭遇“投资失败”,导致严重的亏损。
但是,在对待风险这件事情上,银行和保险也有他们各自不同的态度:
银行是一个“嫌贫爱富”的行业,你越是有钱、有实力,你越能轻易拿到贷款、并且利率还能很低;而那些中小企业,拿到一笔钱就可能活下去的企业,往往没有机会拿到贷款金。
保险是一个“一视同仁”的行业,无论你是富是贫,你都可以得到保险给你的保障——也许你是富豪,保险可以助你财富保全与传承;也许你是普通百姓,保险可以让你不用担心因病致贫这样发生在电影里的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
保险和银行都在收老百姓的钱;
只是在收钱的同时,
保险顺便还把你的「风险」一并收下了!
我们来看一看保险公司收下了多少「风险」:
中国平安在2017年累计处理理赔案件308万件,总计理赔金额211亿元,同时还有38亿元的保费豁免(实实在在未来可以收的真金白银给豁免了);中国人寿在2017年共处理赔案超过1100万件,累计给付金额约300亿元。
这是一种怎样的贡献呢?就是说,仅仅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这两家公司,在2017年度这一年时间里,通过理赔款给到各个不同家庭的总额超过了510亿元!
所有的理赔数据都可以通过保监会、中国保险报等渠道查得到,我这里复制一个别人整理的几家公司汇总简表:
其实,无论是理赔的时效、还是客户的获赔率,都叫做【又快又高】。
我在标题上说:作为一个保险人,我很骄傲!我骄傲的不是有多少保险公司进了这个榜单,我也不相信多几个500强的寿险公司就能改变保险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我也更不是想要通过这一篇文字去攻击银行的朋友们……我仅仅只是想用这一篇文字,去激励每一位行业内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一件事:
你所销售的产品,它的内在价值不是通过你所能获得的金钱的数量来决定的,而是通过你所能解决的问题的大小来衡量的。
你和我所销售的是有着内在价值的产品,
并且保证一定是有内在价值的产品,
只是不太受欢迎罢了。
回想2007年或者2014年股市狂升的时候,
你所销售的产品并不受欢迎,
但这并不重要;
2008或者2015年当股市暴跌的时候,
它甚至还是不如那些投资产品受欢迎,
这也不重要。
你看到了你和批评你的人之间的不同:
你总是在和人们谈论重要的事情。
但是就是不受欢迎。
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内在价值:
不是通过你所能获得的金钱数量来决定,
而是通过你所能解决问题的大小来衡量。
告诉我,
什么样的专业人士,
能解决比下面这些更重要的问题呢?
当有人英年早逝的时候,
你能保护那些无辜的家人们,
从而使他们能得到一个平静的心灵。
你能使那些退休的人们不必担心收入,
颐享天年,
并不依赖他人。
当他们生病的时候,
你保护他们的财产。
当他们去世的时候,
你帮他们留下遗产。
那请你告诉我,
这是不是有意义的人生呢?
这,
就是我作为保险人的骄傲!
送给我所有的保险同仁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