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天气总是阴忧变化,一会儿热汗淋漓,一会儿又是阴风嗖嗖。要送我家女女上学,所以我多带了外套,女女也穿了外套毛衣。
9月4日下午,下班后没来的及缓缓,就坐上开往兰州的车子,先生驾车,我、女女和婆婆一起走。我担心婆婆年纪大,长途坐车会不舒服。
一路上从天亮开到天黑,虽然有一段路高速维修走不了,但我们仍然带着开心和不舍谈论着上学的种种。到了会宁服务区,我已经坐的腰酸腿疼,可婆婆一声不吭,我一问,说她好好着,腰不疼,就是腿有点不舒服 下了车,去了卫生间,然后出来在餐厅转了转。到了接驾嘴服务区,我们坐在车上休息一小时多,我佩服先生的好毅力,没有喊过一声不舒服,我们睡觉休息,他在外面喝茶、抽烟。
到了西固,天蒙蒙亮。先生还想去儿子的学校看看,奈何儿子早上上操后,还有课。我们隔着墙说了几句话,在五一夜市旁边吃了早饭,就去了堂哥哪儿。为了接待我们哥嫂没有吃早饭,就等着我们,可我们遇上上下班高峰,从西固到城关一直走了三小时,到哥嫂家已经九点了。哥执意要带我们去吃一碗牛肉面,我们已经吃过了,哥只好吃了嫂子准备的牛奶和玉米饼。
先生被哥安排到楼上休息,婆婆也在楼下被嫂子安排到床上。我和哥嫂、女女聊着老家的家常,十一点多哥打电话叫了正在上班的小玲表妹(姑姑家的女儿),哥已经在楼下餐厅定了饭,六菜一汤,让我们吃的满心满胃的舒适。
饭后哥、小玲表妹给女女塞了红包,并嘱咐上学的事情,就去上班了,我们也赶紧赶往皋兰的警察学院,65公里路,两点我们刚到学校,不缺土地的学校就是宽阔,从山下顺着导员的引导一直开车到山顶的停车场,然后在山顶报名,导员是一个高大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一身天蓝色衬衣、黑色警裤,头戴大檐帽。走路如风,提着女女的行李箱,我们都跟不上步子,特别婆婆坐车撑的好,走路腿脚不便由先生搀扶着,我和女女紧紧跟着导员的步子,生怕跟丢了。还好导员走一会儿就停下来,等我们。我不时地回头望望走在人群里婆婆,只要能看见,我们就不急。
从山上到山下,一路台阶。半山腰的操场一眼望不到边,好多穿着黑色警服的学生在训练,乌压压一片。一路上我看到了射击馆、行政楼、教学楼、公寓楼等,还有医务室、食堂、超市等。宿舍在山下,女女在八号公寓楼,四楼。就走了这一会儿,女女就嫌路太远,的确我都走都上气不接下气,婆婆更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到宿舍,上床下桌,大柜小柜,衣架、水壶、喝水杯、毛巾、脸盆、腰带等都摆放好了,床上被褥已经铺好了。听导员说昨天他们所有学生铺的床,分发的日用品。婆婆坐着歇息,女女整理她的东西。我和先生去车上取女女的背包还有零用品。
路远的要命,我们走的全身是汗,问导员女同学,有没有近路。女同学说:“从哪儿走都是一样远。”我俩只好一步步走,大约半小时后才找到车,开车下山,停到离宿舍不远的地方。把东西拿上宿舍,带着女女去了附近超市买了学校要的黑半袖、黑裤子以及日用品,还是被挤的满身汗。又带着女女去食堂踩点,再返回宿舍。带着婆婆下楼去食堂吃了一碗五块钱的牛肉面,给婆婆买了酱香饼,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再次给女女啰嗦几句,我们踏上了归途。看着女女离去的背影,是单薄,更是坚强与担当,只能默默祈祷她一切顺利。这时候嫂子打来电话,说她已经给我们做好饭了,看了婆婆,先生,我只好说我们已经在回家的路上。嫂子叫我回来,周末要带婆婆去中山桥、五泉山、雁塔湖去,我只好婉拒。记得去年送二儿子上学,还是哥嫂表妹两家招呼我们,带着我们去周边游玩,哥放下工作,带着我们坐地铁、带着我们吃美食,上班的表妹给我们包饺子,带着我们去景区,这些种种,我怎能忘记呢?带着感激和歉意我和嫂子电话聊着。这会儿哥还没下班电话打到先生手机,问我们办完了么,办完回来吃饭。
刚放下电话,表妹电话打到先生手机上,说她下班已经给婆婆借好轮椅,买好了菜,回家准备吃饺子事宜。完后带着婆婆和我们去逛夜景,嗔怪和埋怨让我们更加不好意思。这些年只要我们去兰州,一直是哥嫂侄子还有表妹小玲他们对我们照顾的无微不至,我更是不舍得打搅他们,总觉得我们都走进中老年的行列,工作忙碌,生活不易,每一次打扰总觉得会给亲戚造成困扰。很感谢哥嫂表妹的热情招待,这份情对于我是一生铭记的美好。
三个孩子上学,三年来。我们陆续送他们,每送一次都来此亲戚的鼓励和帮助,特别是父母,哥嫂。这些鼓励,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给予我们向善向好的生活力量。相反,我十年前给亲哥一家借出的钱,至今杳无音讯,就连三个孩子上大学,没有还一分一毛。所以说,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让自己也是那个被别人珍惜的人。
九月秋风习习,偶有细雨蒙蒙。终于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心里是知足与安稳,只求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把握时机,努力向上向好,给自己有爱有情有义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