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关闭朋友圈
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又14天。
1
高考后回家的第一天,
我睡到了中午。
当我醒来后,照例便是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点开朋友圈。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选择用这种方式开启我的一天。
整个过程像是肌肉记忆一般,
我没有经过思考,便这样做了。
大多数人可能都是如此,以朋友圈来开启一天,也以朋友圈来结束一天。
所以,我萌生出了一个想法:
我为什么不把朋友圈关掉呢?
那便开始吧。
所以当你问我关掉朋友圈的第一天有什么感觉时,
我会告诉你,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只不过老是点到扫一扫罢了。
不过,心里的那种失落感还是清晰可辨的。
那种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失落感与空虚感,让我觉得,
除了朋友圈,我好像没什么可以拿来消磨时间的事情可做了。
但是这其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换句话说,
就是朋友圈已经让我沉迷,甚至达到了上瘾的程度。
但接下来的几天,却让我大为惊讶。
除了第一天有着明显的戒断反应之外,往后的那几天,
几乎都没有第一天的那种较为强烈的反应。
甚至到了第四天,我居然忘记了朋友圈的存在。
因为设置了手机提醒,才让我想起,对啊,今天是第四天了。
2
其实,所谓的关闭朋友圈,不过是把发现页的朋友圈入口关闭了。
你之前在朋友圈所发的内容,别人依然能够看得到;
你还是可以点击好友头像来查看他的朋友圈;
你还是能把东西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别人仍然可见,
不过你不会收到任何点赞,留言的消息通知。
以上这三点,可以说微信官方是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回旋余地的。
即如果你不能耐住关闭朋友圈的寂寞,
只需要在设置里选择重新开启便好,
那些你所熟悉的东西便又会重回你的视野,
充斥着你的大脑。
但如果你能承受的住,那我也不会让你脱离社交圈子,
你仍然可以偶尔的点进好友的朋友圈,看看他最近的动态。
于是,除了第一天之外,
接下来的时间我已经开始逐步的适应没有朋友圈的生活了。
那么没有了朋友圈,
要如何消磨时间?
当我关闭朋友圈之后,我的头号问题就是这个。
但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当一个人真的需要消磨时间的时候,
他真的会拼命的找事情来做。
比如清理清理自己的房间,看看书,
看看电影,听听歌,
或者到户外去活动活动。
而且在做这些事时,相信我,真的不会跟以前一样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
因为这是自己目前所需要的,是没人强迫你的,
所以接受起来,要比以前好得多。
3
但在关闭朋友圈之前,我觉得我们需要思考一下,
朋友圈,为什么让我们上瘾?
第一点,正如我在那篇《致那些活在朋友圈的人》提到的,
也是最让我们上瘾的——存在感和认同感。
大部分人发朋友圈,一是为了存在感,
二便是为了他人的认同感。
发了朋友圈,证明了我的存在,
其次,便是他人的认同感。那么这种认同感从哪里获取?
很简单——点赞和评论。
这种存在感和认同感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被大众所认可,
自己符合大众的主流价值感,符合大众的主流审美。
那么渐渐的,这种感觉便会让我们越来越欲罢不能。
第二点——私密性。
你可以通过他人的朋友圈,随时得知他人在干什么或者想干什么。
这是足够私密的,
因为你能看见别人的生活是如何的,这就满足了我们基本的好奇心。
第三点——朋友圈=社交天堂。
相信我,除了朋友圈,
你在任何社交平台上,都不能找出这样社交性极强的交互软件。
你们可能因为一条朋友圈,发现彼此的共同爱好,
找到彼此的共同话题,
又或者发现跟自己想法相同,心有灵犀的人。
不用你去社交场合,不用你大费周章苦心经营,
只需要一条朋友圈,
便足矣。
但以上的这些,除了朋友圈,
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来获得了吗?
当然有了,人类社会发展了几千年,
如果连这些都没有,那也称不上高级动物的美称。
只不过,朋友圈是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罢了。
但这种便捷简单的方法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你所发现的跟你志同道合的人,
如果不通过现实的社交活动,
那么,你们之间所拥有的感情基础,也就是泛泛之交而已。
想要再进一步的深入,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4
当文章写到这时,你或许会问我,
既然你关闭了朋友圈一个多月,
那么想必你在这一个月里一定进步很大吧?
但实则并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只不过在做某些事时,
时间变得比较充足了,注意力变得比较集中了,
仅此而已。
妄想通过关闭朋友圈来一步登天的,
我告诉你,这不可能。
关闭朋友圈只是第一步,
后面还有很多的事需要我们去做。
对于那些自律能力强的人来说,
开启或者关闭朋友圈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的自律能力并没有那么好,
所以我们便只能通过这样那样的手段来对自己进行约束。
那么这样讲的话,关闭朋友圈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然,我不是在向你们灌输一种思想:
想要优秀,必须关闭朋友圈。
我只是在阐述我自己的体会,并且我已经从中受益,
所以我把这种方法介绍给你们,
至于这种方法对你们的影响和其中的利弊,
那还是需要自己去判断和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