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正在学习著名的《价值投资》,这号称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最早由格雷厄姆总结并提出。格雷厄姆也是巴菲特的老师,他的思想培养出了一大批大师级的投资人。
我已经看了头三章。老实讲,对非专业投资人士和一般个人投资者而言,这本书的实用性不强,但对于专业人士就非常有必要仔细研读一下了。不管对什么人,哪管你是金融盲,这都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书。因为,投资,投的不止是企业,更是人性。价值投资事实上是赚得就是人性差价。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通常我们总以为投资,投的是未来的期望,并以此为指导去寻找标的,而价值投资理念却彻底颠覆了这个想法。我们以为是常识,但价值投资者却可能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举个例子,我们认为大众吹捧,基金抱团的股票,书中称为“魅力股”。对于魅力股的追捧,往往是一种投机行为,因为它的股价有时候几十倍,上百倍地覆盖了它的内在价值。终有一天会回归,如同荷兰的郁金香一样覆灭,那是人类第一次品尝股市泡沫的味道。所以,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站在悬崖边上的。
价值投资者真像是捡破烂的,或是当铺的伙计,或是不良资产处理者,至少这些人是一样的勤奋和认真,一样的吝啬和算计。他们并不承认高风险高回报的逻辑,他们要的是低风险高回报。在他们的评估体系中,第一要素,净资产扣掉负债是最大的权重,而且还得是流动的净资产才行。这意味着买入这种资产后,你直接卖掉就可以赚钱。所以我很怀疑格雷厄姆是做拍卖出身的。但这种情况在经济危机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这就是巴菲特为什么说“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真正原因。因为那时很多优质的资产当垃圾扔了。当然,在经济正常或过热的时候极少有这样的割韭菜的机会。
价值投资者专注于价值异常。价值异常是人性和体制造成的。比如一些小市值的股票,基金公司按规章就不能介入,这些小公司缺乏市场认知度。其中有不少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这在中国可能少一些,因为中国股市入市的门槛高。另外,一些上市公司新拆分出来的公司,重组的,整合的,市场还没有明确定价的。还有制度造成的,基金公司年底要集中算收益,他们出于业绩,规则等各方面的考虑,一定会抛出一些没涨上去的优质潜力股,这个时候就是介入的好时候。总之,在普通人的认知缺失处去寻找价值。
人类的错误并非随机分布,而总是聚集在一些特定的位置。研究这些缺失,你就能发现其他人无法发现的价值。比如,我们总是混淆因果,把结果当成原因,用过去判断未来,选择性记忆而不是基于事实分析,我们喜欢用个例推导结论,陷入逻辑陷阱,带着深重的偏见和执念。所有这些问题,在投资领域会形成群体性失能,而这正是价值投资者的机会。
要避免这些弱点,价值投资者需要规则制约,安全边际和投资理念的再造。所以,他们完全以现实可兑现的流动资产为评估基础,加上一些条件非常苛刻的预估。现实的盈利是次于资产的评估指标,他们评估的不是企业能赚多少钱,而是企业有没有壁垒优势。没有壁垒优势的企业,不会有溢价,因为其他的企业也做得到。也不能看增长,因为所谓的增长就是投资带来的,并没带来额外的收益。没有壁垒优势的盈利和增长是不能给投资加分的。
价值投资者应该是非常专业的,非常勤奋的,非常自律的翻垃圾者。现在经济过热,巴菲特手里却有上千亿美元的现金没有投出去,但他总能从石头堆里捡到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