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小时,总计677小时,第647日。
阅读《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至9%
在《悲惨世界》、《大卫 · 科波菲尔》、《萌芽》等小说中,我们均能感受到当时的贫富落差。当时,收入分配是一流的经济学家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马尔萨斯、李嘉图到马克思,无不关注贫富分化及其对社会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但是,到了 20 世纪后期,这一问题却渐渐地淡出了经济学家的视野。 1954 年,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以主席的身份宣读了一篇论文,提出了流传甚广的“库兹涅茨曲线”。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从 1913 年到 1948 年,美国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有所下降。收入最高的 10% 人口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 45-50% 下降到了 30-35% 。
富人的钱更多,投资的机会也就更多,富人可以把更多的钱留给自己的子女,他们的子女就会比穷人的子女提前起跑,把和穷人子女的距离拉得更远。如果你是一个靠工资吃饭的人,那就惨了。你的工资增长速度应和你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出)同步增长,这意味着你的工资增长速度注定比经济增长率低(经济增长率包括两个部分,除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还有人口的增长)。
从 19 世纪初直到 19 世纪中叶,工人的工资基本上处于冻结状态。贫富分化的趋势到 1870 年之后才不再恶化,但也没有改善。二战之后,收入分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又开始逐渐恶化。这是一条 U 型曲线。如果继续现在的趋势, 21 世纪将会和 19 世纪一样:巨大的贫富落差、尖锐的社会矛盾、红旗到处飘扬、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战争。
如今的教育已经从增加社会流动性,转变为压制社会流动性,富人的孩子能上更好的大学,穷人的孩子则高攀不上。哈佛大学学生的父母平均年收入是 45 万美元,相当于美国收入最高的 2% 人群的水平。
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的最主要因素是从长期看,资本的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即 r>g 。
国民收入可分为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所占的比例更高,但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不是劳动收入不平等,而是资本收入不平等。
在两种情况下,一个社会将出现极端的收入不平等。一种情况是“超级拼爹社会”( hyperpatrimonial society ),一种情况是“超级精英社会”( hypermeritocratic society )。以后可能出现的最可能情况是,“超级拼爹社会”再度回归,而“超级精英社会”依然故我。这两种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将同时发生,甚至互相推动。我们将进入一个日趋不平等的极端年代。
企业的经营业绩的差异跟多地来自于运气因素,即经济到底是处于繁荣时期还是衰退时期,初级产品的价格到底是涨还是跌,汇率有没有变化等,和企业家的个人才能关系不大。天价薪酬反映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内在缺陷。
19 世纪,人们之所以能够忍受极度的贫富分化,是因为还没有出现真正的民主制度。在民主社会中,所有的公民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但他们的生活状况却有天壤之别,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了缓解这种矛盾,一定要保证社会的不平等来自理性的、普适的规则。“食租者”(rentier )社会是民主制度的最大敌人。
不管财富最初的来源是什么,是继承了祖业也好,还是自己白手起家也好,都无关紧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就会变得一模一样。资本会不断地自我增值,而这将带来“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在社会的最低层,是一群净财富为负的穷人,他们的收入还不够支出,工资单上的钱不够花到月底,银行账户里不过有万把来块钱存款。再往上走,是大多数工薪阶层,严格地讲,他们也没有财富。按照国民收入核算,你购买的家电、家具、汽车都不算财富,但这些其实是大部分工薪阶层仅有的“财产”。皮克迪讲到:“财富是如此地集中,以至于社会中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见识过财富。”
一个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到什么程度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呢?当一个社会收入最高的10% 拿走了一半以上的总收入时,警钟就已经敲响了。法国大革命前夕,收入最高的10% 得到的收入很可能占总收入的50% ,甚至60% 以上。设想一个社会收入最高的10% 把全社会收入的90% 都尽收囊中,这个社会一定要通过高压政策,才可能压制人们的不满和反抗,但革命终归是会爆发的。
并非所有的不平等都是不好的,以劳动收入的不平等而言,导致劳动者收入不同的因素中,有些是正常的,甚至是积极的。比如,勤奋的工人理应比懒惰的工人收入更高,聪明人比笨人挣得更多,一般来讲也不会有异议。影响资本收入不平等的因素中,也有合理的部分。比如,我们预见到未来可能会有收入或支出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储蓄,这是一种明智而审慎的行为。《伊索寓言》中写到,蚂蚁在夏天的时候忙着储存过冬的食物,知了却天天唱歌嬉戏,到了冬天只好饿肚子。
极度的收入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大量的财富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结果是处于中低层的劳动者收入增长就会停滞。再加上金融机构的诱骗,很多中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入不敷出,借了大量债务。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次级贷款”就是这么被炮制出来的。
为了消灭收入不平等而放弃市场经济,已经被前苏联等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尝试证明是极其愚蠢的。市场经济是会带来收入不平等,但它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它能够更好地配置资源,它能够鼓励各种创新活动,它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亿万人的生产和生活。解决收入不平等的最佳办法,不是放弃市场经济,而是更好地管理市场经济。
社会是一条船。这条船漏水了,每个人都要遭殃。解决收入不平等,不仅仅是为了安抚穷人,更不是为了打击富人,而是为了创造一个乐观积极的社会,让每个人都有信心,在这个社会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出人头地。这样一个稳定、自由的社会,对 99% 的人是有利的,对 1% 的人也是最安全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社会极端地不公平,只有你一个人鲜衣怒马、妻妾成群,而你的周围都是面有菜色、手拿镰刀斧头的饥民,你会不害怕?“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财富不能像过去那样傲慢了,要学会谦卑:敬畏天道,感激运气,尊重社会,关心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