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已经过去了一周了,我年前想写而没有写的一些东西,也许可以在今天写出来了。
我之前写文章分析罗辑思维团队制作的《三国演义》时,被一个网友斥为蹭热点。现在,罗胖和其团队的跨年演讲已经过去了七天多,已经不热了。今日大家还会想起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吗?它大概已经和外面的天气一样冷了吧。他们在两年多以前制作的《水浒》,于今几乎都快被人忘记了。在这样一个时候,我来说说罗辑思维团队制作的《水浒》,怎么也算不上蹭热点吧?
罗辑思维团队制作古典文学名著,就是从《水浒》开始的,之后他们制作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方法也和其制作《水浒》时的差不多。这是他们的套路。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套路。
从制作《水浒》开始,罗辑思维团队就深刻地利用了人们“物以稀为贵”的认知。
市场上常见的四大名著,书名是《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可罗辑思维团队却偏要舍简就繁,用《金圣叹批评本水浒》《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作为他们出品的古典文学名著的书名。
接下来,罗辑思维团队在作品的题署方面又做起了文章,拼了命地要与众不同,什么“戴敦邦 绘”“脂砚斋 评”“金圣叹 评改”了……
书名和题署的与众不同,是很吸引人的眼球的,因为这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但罗辑思维团队不会止步于此,他们还要在与众不同的路上继续一路狂奔。
面向大众发行的四大名著,一般是没有评语的,罗辑思维就反其道而行之,把金圣叹、脂砚斋、毛宗岗等人的评语也放在了书里面。
面向普通读者发行的四大名著,很多也是没有插图的,更不要说彩插了。罗辑思维团队发现这个地方可以做文章,就把戴敦邦、孙温等的画作拿来,和名著配到一起。
有了这些显而易见的与众不同,罗辑思维团队便到处吹嘘自己制作的文学古典名著。但任凭他们说破天去,他们的与众不同也只是在自欺欺人。看他们说的他们是如何精选底本的,如何精选画作的,如何精选评语的,你要信以为真的话,说不定真会感激涕零,觉得他们真是心里装着消费者,处处替消费者考虑。
但我们用一点就可以把他们的吹嘘给揭破。如果真的为消费者考虑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不去为他们制作的古典名著进行注释呢?但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这个最该体现他们能为消费者考虑的地方,他们却乏善可陈,几乎什么都没做。
其实,真要想与众不同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在注释方面下功夫的:对书中的哪些内容作注,哪些不作注?作注的话做到一个什么程度,完全沿袭成说,还是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果罗辑思维团队在这个方面做到与众不同了,那的确是他们宝贵的劳动成果和创造,也最能体现他们是在为消费者考虑。然而,他们并没有在这个方面做什么工作。
两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罗辑思维团队制作的文学古典名著,确实是有些与众不同,但这与众不同的实现也实在有点取巧,都是把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因此,他们的与众不同并没有什么可以太值得吹嘘的。
然而,与众不同还是被罗辑思维制造了出来。既然制造出来了,不去吹嘘吹嘘自己这与众不同,岂不就让大家识破了你这与众不同的一文不值吗?——哦,原来你们折腾了半天,处处标新立异,可却并没有什么闪光点和特色嘛。
所以,罗辑思维团队是骑虎难下啊,他们必须要去自自欺人地吹嘘自己制作的古典名著。当然,这也不是太难的。人们经常以为物以稀为贵,罗辑思维团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我们制作的古典文学名著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好是没得说的。但这“物以稀为贵”真的符合事实吗?不见得吧。
为了给人更加明确的“物以稀为贵”的感觉,罗辑思维更是将其制作的文学古典名著的价格定得高高在上。这也难怪,这些年来,很多消费者已经很吃这一套了,死心眼地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
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但很多消费者并没有识破自己是被罗辑思维团队欺骗或忽悠了。
如此来看,2018年必然会发生的一件事情是:罗辑思维团队继续制作古典文学名著,用粗制滥造的古典文学名著来捞钱,这次大概轮到《西游记》了。
有人还是不服,说罗辑思维团队制作的古典文学名著,包装和设计都是很用心的啊。呵呵。我只想说,在现在这个时代,哪个骗子还不是衣冠楚楚的。
2017年的最后一天,罗振宇进行跨年演讲,他也穿上西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