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概11月时候,同学Z想捐出自己的一部分钱用来资助家乡的高中学生,我敬佩同学的乐善好施之情,于是商讨他出钱、我出力,一起来筹划这个事情。先是找了县里一高做老师的姑姑来寻找资助对象,最后校长推荐了两名S和L,S是一名女孩儿,家住县城、父母早亡、现跟着姐姐住,L家住山村、父亲去世、寡母带他和哥哥,两个孩子都是品学兼优,其实就是成绩好。
2018年2月19日,和同学Z约好先到S家看望,女孩S很腼腆,姐姐是同父异母但却扛起了重任,姐姐的孩子只有2岁多,同时还带着S的Q弟弟,压力巨大,但S姐姐乐观向上、觉得这都是自己该负担的。我们看完决定资助S学费1800元和每个月生活费400元,过程就由我来完成。
之后给L妈妈打电话,一直未接,无果而放弃。
2018年6月份的时候,同学想资助更多个学生,我突然想起来当初推荐的L,和L的班主任T再次联系起来。T老师描述L家庭情况说父亲因意外事故去世,母亲一人供应兄弟二人上学(L高一,他哥哥在高二),还有爷爷跟随他们一起生活,兄弟两人均为培优班学生,成绩优异。在校生活简朴,不比吃穿,乐于助人。于是,7月初起,我转过去7月份的生活费400元。因为L年龄不到,转账只能到其妈妈邮政银行卡上,我注明了手机短信提醒,并提醒T老师转告收到款项记得回复我收到哈。
过了好几日也没得音讯。于是我又去询问,方知款项收到了,只是未回复,详见下图。
转账过后5秒不到,S姐姐回话收到了。而转账三四天后,L家依然杳无音信。于是,我再次去追问T老师,得到回复下图。
之后L妈妈给我回复了电话,总结下来是三条:1、L爸去世了,她一个人供两个小孩读高中、吃力,需要推给社会管,大家都应该帮她:2、刚刚盖了三层小楼(价值6-70万),因此办不了贫困证明,家里缺现金有外债;3、她一个人带两个小孩儿,忙得很,没法回信息,她养不起就是到15-6岁就把孩子推向社会由社会来帮忙扶持。
通话中针对说两个孩子需要大家帮感觉很不好,但也没有多说,心里打定主意,L的资助先到此为止,空闲方便时候实地考察L家后再说继续资助的事情。目前这个阶段,只所以要暂停是因为:1、打款后无回复,不懂礼貌?还是不在乎这点儿钱?还是觉得就应该不吭声地心安理得接受?2、自述家里那么好的房子为啥就非想孩子推给社会来管呢?父母养孩子是义务啊!观念无法接受。
中午与Z同学沟通后,同意我的意见,之前资助不计较了,暂停对L的资助,待空余考察后再说。
对S的资助依旧继续ing,中间我也会给S的姐姐聊天,也会去发些关于孩子读书压力缓解的内容去分享,我们在过程中学习S姐姐的乐观积极向上,大家形成的是正能量的一个循环系统,这是都成长和有益健康的事情。
L资助貌似是遇挫了,但其中我也收获很大,比如T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Z同学仗义疏财乐善好施的胸怀等等,感恩遇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