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应该是所有艺术流派中最让我头疼不已的。照理说,生活在现代社会,每天周围都是现代艺术的影子在晃动,但还是不能理解,在看了这么多的书以后,还是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看来书还是看少了。
从19世纪Impressionism开始,现代艺术一直就是被批评,被崇尚,被接纳到被批判的产物。它的出现不像原来始自Renaissance Era的艺术变革那样,总是一种新鲜而又能立刻被大众所接受。它总是与大众审美逆流而行,到大众可以接受的时候,它又已经沦为被新兴艺术家批判和摒弃的对立物。这很有些达达主义的味道。也许现代艺术的本质就是否定自己。否定已经成熟的大众消费品。和苹果手机一样,不断被超越,而大众的审美永远是被引领的,这与乔布斯的风格是平行的,难怪艺术的政治性越来越强。
《艺术史 1940年--今天》的导言中写道:“现代主义是工业时代兴起的世界观。”工业革命带来的富裕消费品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定义,产生了不同以往的社会审美情趣。而两次世界大战,不间断的金融危机,对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关系发生了巨变。个人的独立自主与社会团体的不可分离产生了巨大的反差。部分艺术观转向了消费的妥协。这种妥协不是贬义,它创造的艺术其实与那些标榜自我的艺术同样辉煌,并不差之半毫。且两者的创作原理是一样,只是对象发生了改变。
书中亦提到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它与我前面的论点类似,但它更精彩。“现代主义的历史是一个充斥着信仰,怀疑,希望和绝望的集合体。”现代主义首先是前卫,激进而不合时宜,更有些愤世嫉俗,因此它的狂热正是吸引人的地方。而这样的狂热似乎与老子的“刚久必折”的暗喻一样,容易被人所厌恶。现代艺术逐渐走向简约,大大地降低了技巧,多的是创新的手段,容易被模仿,因此很快就会泛滥,甚至一些不太坚实的人,也可以通过炒作获得关注,容易招致非议。
现代主义是工业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反映,当它成为学院派的时候,就有着现代文明中的理性,等级,这与古典绘画其实没有什么两样。而后现代主义是质疑现代主义的,那么原来艺术中的理性,等级的被挑战带来了对社会道德,等级制度的抨击和嘲弄。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逐渐成为艺术家心中所要表达的。通过正反的例子来呈现。如同大地艺术中的自然雕塑,或装置艺术,极少艺术,同时,由于对集体的依赖,所带来的妥协也变成了攻击对象。自我情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