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学生家长私信我,说孩子刚进行的二模考试,成绩不理想,52/80。这个孩子平时上课很准时,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学生。从我给她上课的一个感受,我觉得她应该能在80+/100的水平。
这次成绩出来,不但是妈妈头疼,我也很惭愧,上课都很好,课后作业也完成的认真,怎么到了考试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当妈妈告诉我成绩以后,我就要求看一下孩子的答题卡,但家长说还没有下发下来,看不到。
既然二模的答题情况看不到,我就发了一个押题卷给孩子,让她根据中考的考试要求,在1个小时内限时完成,我来了解孩子的做题速度以及知识掌握情况。
家长和孩子也都非常配合,在5:03分开始答题,5:33分的时候就提交了答案给我。
我批改之后,孩子取得了73/80的成绩。试题总体来说回归基础,帮我针对孩子基础知识的漏洞,暴露出来:知识点和做题习惯两方面的问题。
后来晚上给孩子上课,我跟她沟通,将我的疑问抛出“我说今天的基础测评,我觉得你做题的速度还是可以的,不存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做不完题目的情况,是这样吗?”
孩子说“平常练习的时候,老师给我们限时45分钟答完,我时间都不存在问题。但是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我就会时间不够用。”
我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时间不够用呢?你平时能在45分钟完成,应该坚信时间是富余的呀?”
孩子说“我一遇到一个题目,如果做不出来,就会着急,一着急,后面的题目就都发挥不出来,就时间不够用了。”
我再问“是只有我们这一科存在这种情况吗?别的科目会不会这样?”
孩子说“文科的科目一般不会,理科如果遇到难题,都会着急,出现这种情况。”
经过这样几次问答,我基本了解了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所在:1、心态问题;2、做题策略问题。
其实这个孩子的基础如预估的那样,正常发挥,考到65+/80的成绩,是有可能的。但现在基于自己的思维定势,认为理科是弱势科目以后,一遇到难题就容易着急,导致发挥不出来,形成了恶性循环。着急-考不好-认为弱势-着急-考不好-认定弱势。我对孩子进行了数据分析的理性鼓励,告诉她,从她平时的课后作业正确率,她具备了考到65+的基础,要敢于接受这个评估并相信自己。
第二就是做题策略也要有,不能认为一个考试试卷难度是直线上升的,正常的试卷都是起伏的,有易有难,遇到难得要学会适当放一放,平稳心态去做后面得题目,然后再回头来重点攻克难题。
最后我告诉孩子以及家长,当一时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也不能否定自己的付出,毕竟一场考试,她不但在考察知识与能力,还考察心态与策略。知识与能力,我们稳扎稳打;心态和策略,我们要随时调整。一定要坚信:心血浇灌过的地方,一定会开花结果。
当然,我也要尽全力帮助这个孩子,为她在中考中成绩进度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