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情境”是基于GTD的一种行动的属性,尚未接触GTD的朋友可以移步百度百科-GTD及GTD词典:Context情境。
1、本文背景
在参加掌控每一天活动过程中,和道在情境的设置及使用上碰了壁。以下便是昨天对情境的部分回顾:
目前状态的我很认同大树老师所说的“这么点事一眼就看得过来,基本不用情境处理就解决了”、“情境越少越好”,也认同邹鑫老师的“把最经常、最适合批处理的事情设置为情境”的这一观点(《小强升职记》可是我的入门书籍啊~)。于是,我想,对于仍处于学生阶段(末期)的我来说,电脑/手机一般都随身携带,想用电脑就用电脑,想打电话随时都可以打(任性),情境的设置完全发挥不了其应有的功能。然而,“外出”、“回家”、“上网”(目前只想到了这三个)这些却是实实在在的限制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情境要求相应的任务才能被执行。
此外,我认为,我们是不会遗漏那些标记了红色的重要任务或者深蓝色的中等任务的,然而当任务数量一多,那些标记了浅蓝色的不重要任务,或者压根就没有标优先级的任务,却很容易被忽视掉。此时,情境的作用可以就是组织起这些碎片化的小任务,让它们也能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处理。当然,这一想法还不太成熟,因为这又涉及到了对情境的分类问题。慢慢其修远兮,对情境这一功能的使用,于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后来,村长大人给了我这样一段点评,使我对昨天的“不求甚解”感到羞愧,于是乎,今天又看了几篇关于“情境”的博客,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了一点思考。
村长点评:
你需要考虑一下的是,你能确定自己一直都是这么几件事吗(指一天只有十来件事需要做)?练习情境设置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掌握批处理的能力,在毕业后进入职场更加容易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经理,从容有余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有关情境的两个问题
①“性价比”问题
该问题告诉我们是否需要设置情境。一般来说,是否需要取决于我们清单上下一步行动数量的多少。通常,行动数在20个以下时并没有强制设立情境的必要(如上文大树老师的观点)。但是,倘若行动数超过了40个,那么情境的设置就势在必行了(好处见问题②)。
②“效率优先”问题
该问题告诉我们设置情境的作用。当面对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任务时,我们就需要将这些任务赋予(分配给)能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情境,即为任务选择一个实现起来效率最高的场景、工具或相关人员等。
情境的目的:聚类以便迅速进入状态去执行待办!
情境是否有用,不在于情境分类的多少(是否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在于设置的情境是否有效率。
3、如何合理设置情境
首先如要明确,情境是需要动态调整的,因为情境的设置太依赖我们的状态和环境了,既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情境也需要不断变化才行。
邹鑫老师在他的博客中建议了设置情境时所需考虑的四个方面:
① 我所处的物理环境一般有哪些?
② 我经常会在什么时候集中处理一些事情?
③ 我经常和哪些人打交道?
④ 我什么时候效率最高?
以下是我对这四个方面的理解:
①能最大效率实现某一类任务(行动)的固定地点、工具或者场景等,比如说,宿舍、图书馆、电脑等;
②能最大效率实现某一类任务(行动)的时机,比如说,上厕所、排队中等;
③效率的最大化受他人制约,比如说,老板、同事、客户等;
④能最大效率实现某一类任务(行动)的时间段,比如说,午睡后。
经过对自己实际情况的审视,我重新梳理出了属于我自己的“情境”列表:
C:Circumstance 环境,T:Tool 工具,W:Work 工作
C-实验室:赋予任务只有在实验室才能做的属性;
C-图书馆:赋予任务在图书馆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属性;
C-宿舍:赋予任务只有在宿舍才能做或者在宿舍做能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属性;
C-家里:赋予任务只有回了家(父母所在地)才能做的属性;
C-外出:赋予任务只有外出才能做的属性;
T-电话/短信:赋予任务需要手机通讯的属性;
T-电脑:赋予任务只有使用电脑才能完成的属性;
W-协作:赋予任务需要他人一起参与才能进行的属性;
W-等待:赋予任务需要得到回复等才能继续进行的属性。
看似分类有点多啊(自己汗一下),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情境也会发生动态调整,比如,工作后“实验室”、“图书馆”两个情境会合并成一个“单位”等。最后再对自己的情境做一下说明吧:
首先,我将情境分成了“环境”、“工具”、“工作”三个大类。环境类规定了最佳的工作场所,工具类规定了最佳的使用工具,工作类规定了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任务类型。注意,这里使用了一个概念“最佳”。鉴于某些行动可同时属于多个情境属性,比如“写论文”,既可以在实验室写,也可以在图书馆写,还可以在宿舍写,而且都需要用电脑写。那么此时,我仅仅需要赋予它“图书馆”的属性,因为“图书馆”才是令“写论文”这件任务效率最大化的情境属性。
其次,工作类的两个情境——协作与等待。它们与等待清单会不会重复呢?我个人认为它们将扮演不同的角色。等待清单中的任务通常为需要他人执行,我们只需要跟踪确认结果即可。而等待情境中的任务通常是那种仅仅需要上级点个头然后还得自己做的任务,或者需要同事发来名单然后还得自己完成的那种工作类型。也就是说,赋予等待情境后的任务就不需要再设置优先级了,因为在收到等待反馈之前该任务不需要执行。协作情境同理,只有同事出现并一起共事后才会成为优先要做的事情,其余时刻无需理会这一类型的任务。
4、小结
情境,是一种有效组织任务的手段,是连接计划与行动的桥梁。掌握情境这一属性,将对我们的工作效率带来深远的影响。
正如上文村长点评中提及的那样,即便你现在的行动数并不多,也需要实践一下情境的用法,这样,一旦大量行动扑面而来,你也会从容地拿出“情境”这件武器游刃有余地解决接踵而至的一个个行动。
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能在实践中得到成长,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
PS:更新
上文中说在情境中还设了“等待”情境,也说了原因。后经村长的指导,“等待”情境的确是没有必要的,它可以与“等待”清单合并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检视”环节来检查“等待”清单中的任务条件是否符合,若条件符合,则可在“今日待办”中新增一则任务。
参考资料:
1. 易仁永澄的博文:关于“情境”的实践与思考
2. 药山的博文:情境的内涵和应用
3. 古意人得博文:结合我的个人实际情况,简单谈谈GTD之情境(Context)
4. 小强的时间管理博客:情境到底有没有用?(一)
5. 小强的时间管理博客:情境到底有没有用?(二)
6. 小强的时间管理博客:情境到底有没有用?(三)
7. 小强的时间管理博客:情境到底有没有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