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

卷十九,汉纪十一。时间公元前124年至公元前119年。主要故事有:汉匈之战、刘安谋反、卫青霍去病、休屠王降汉、桑弘羊算缗告缗令、李广之死等。

1、汉匈之战。匈奴从周起一直是中原民族的隐患,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中原民族对待匈奴始终采取的是被动防御的战略。至汉武帝时,汉朝改变了战略选择,要从根源上彻底改善汉匈的战争态势,故此,汉武帝用尽汉初近100年的积累,加上破格使用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领,采取主动出击、直捣王庭的战术,从根本上扭转了局势,自此漠北再无王庭。由此看,这绝不是简单卫青、霍去病的胜利,是汉武帝战略选择的胜利,如果没有武帝彻底铲除北境边患的战略意图,汉王朝或许就没有那么伟大了。因此,我们决不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2、刘安谋反。相信这段故事司马光在编著的时候一定进行了演绎,把刘安写得那样的无知与可笑。中郎伍被给刘安的建议从侧门可以看出当时的民众、各藩王对汉武帝的北伐、卖官鬻爵、税收政策等方面还是有很大不满的,这种情绪至少在私下里是比较盛行的。但即使如此,刘安谋反依旧是逆势而为,国家统一、皇权集中是当时之大势,以淮南国不及彼时吴国十分之一的国力想反抗皇权甚至取而代之,实属儿戏。

3、卫青和霍去病。这甥舅俩形成的鲜明对比,对职场人有莫大的借鉴意义。霍去病英年早逝,不然,按武帝的性格,他的结局或者比较悲惨。两人都是一世名将,勇敢、果断、判断准确、执行力强,因此都封侯封爵,得到领导高度赏识。一旦有了功劳,要以卫青为榜样,参照对象就是霍去病。如谦虚、善待下属、尊敬同级、敬畏上级、继续高标准完成KPI,霍将军除了KPI出色外,其他方面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如果不是早亡……

4、算缗告缗令。这样的政策不可谓不毒辣,所以桑弘羊在历史上有成就无美誉。但算缗告缗的策略,的确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了民众的心理阴影,是一次成功的博弈。

5、李广之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实在是因为李广的名气太大了,所以很多人对李广未封侯而感到遗憾。但是从历史上看,李广不封侯有其主客观因素。客观上,景帝和武帝前期汉朝对匈奴的战略是和亲,是被动防御,加上有周亚夫、窦婴等老一批名将压阵,李广的表现机会不多;主观上,当武帝要大举深入敌后,进行长距离、高强度作战时,李将军年事已高,在战略理解上也无法跟得上领导人的思路,故而也没有显赫战功,未能达到封侯标准,也不可怨天尤人啊。所以,如果不想留下遗憾,就要坚定的使自身不断强大,才是正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卷二十、卷二十一,汉纪十二、十三。时间公元前118年至公元前99年。主要故事有:西域始通于汉、武帝封禅、汉平定朝鲜...
    贾海昕阅读 2,920评论 0 1
  • 卷十八,汉纪十。时间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25年。主要故事有:马邑之围、魏其武安之争、卫青至龙城、主父偃谏推恩令...
    贾海昕阅读 2,372评论 0 0
  • 卷二十二,汉纪十四。时间公元前98年至公元前87年。主要故事有:江充乱政、太子兵变、李广利投降、轮台罪己诏、汉武帝...
    贾海昕阅读 2,286评论 0 0
  • 卷十七,汉纪九。时间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34年。主要故事有董仲舒上“天人三策”、黄老儒学之争、武帝选人、武帝初...
    贾海昕阅读 1,696评论 0 0
  • 1,从本篇文章/音频/视频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概念 interest is the key to learning ...
    208王菲阅读 9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