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里斯《精益创业》读后有感!
无论你承认与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已悄然走进你我的身边。我们正处于全球创业的兴盛时代,甚至你要是没有一个创业的BP,你都不好意思在饭局上张口。但创业不仅是一个理想场,更是一个残酷的战场。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我们创业者该如何做才能高效能输出,实现一个个的创业小目标呢?
简单来说,应当按照“假设(愿景)”——“质疑(驾驭)”——“求证(加速)”三个流程循序渐进,提供一个自然反馈的循环链条,成则实施,败则转型。
01
坚持用户至上原则,构建贴合用户的愿景架构,千万别被臆想的成功蒙蔽了双眼。
环顾周边的创业者们,很多人最后都死在了自我臆想的创业愿景中,不少创业合伙人慢慢疏远,甚至背离了用户的真正需求。初期企业的所有功能、愿景和概念、产品研发、市场销售、扩展规模、合作与分销等等,都应当首先抛开自己的BP,彻底弄明白两点。一、什么东西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二、用户愿意尽快付费购买吗?弄清楚以上两点,兼具快速循环运作和对用户的认知才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再进行验证性学习,不断提升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1、用户认同你正在解决的问题就是他们care的问题吗?2、如果有解决办法,用户会为之买单吗?3、他们会向我们购买吗?4、我们能否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02
质疑初期的战略愿景(假设),不断修正企业未来跑道。
企业战略都基于假设构想,通过类比和反证的“框架方法”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遵从现地现物的第一原则(也就是把战略决策建立在对顾客的第一手了解基础上)。再以验证基本的商业假设为目标,尽早开启学习认知历程,用最快方式、最少精力、最小化可行产品测试验证,创新核算,逐步向商业计划的理想状态靠拢。
创新核算的小tips:
1、确定基准线(用户真实客户数据:转化率、反馈信息等)
2、调整引擎(提升增长模式的某个驱动因素为目标)
3、转型还是坚持(看清增长模式各项数据,由MVP糟糕最低基准线之上)
03
通过“开发——测量——认知”反馈循环,加速试错修正,达成企业战略目标。
当我们需要执行阶段性工作的时候,要清晰一次有多少工作量需要完成。
增长来自何方?
可持续增长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一条简明规则中:新用户是由老用户的行动带来的。
可持续增长一般有四种:1.口碑相传。2.产品使用带来的衍生效应。3.用挣来的钱投入广告。4.重复购买或使用。
三种增长引擎:黏着式增长(追踪流失率)、病毒式增长(人与人传播)、付费式增长(提高每位用户的收入,降低获取新用户的成本)。
建立自适应组织,创新达成“稀少但稳定的字眼、开发业务的独立权和与绩效挂钩的个人利益”三种架构,方可带领团队取得佳绩。
04
复盘:别被臆想的成功蒙蔽了双眼。
别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你也会成功,成功是所有环节的成功,失败只要一个地方出错就够了。精益创业告诉我们要不断修正企业“假设——质疑——试错”循环链条,成则实施,败则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