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礼物
今天是母亲节,我想给妈妈送最好的礼物,送什么呢?买个啥吧?还不是花的妈妈的钱!给妈妈洗个脚吧?又觉着不太理想!想了好久,我觉着我已经长大了,该帮妈妈分担点什么了。最后决定从今天开始有计划的帮妈妈干干农活,让妈妈轻松轻松。于是下午我和妈妈一起来到果园里锄草了。
来到果园我立刻锄起草来,锄了不一会,我已经满头大汗,双手酸痛,想到这是给妈妈的礼物,但我还是坚持着,我的心里十分高兴,同时也经历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体验。热爱劳动,学会分担,这就是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锄着锄着,一抬头突然发现,前面的小洞里有个毛茸茸的东西,我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只灰色的小兔子,于是我把它捧在手心,放在怀里吧,可能冷了,小兔在发抖,想起了“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心里美滋滋的。我在地里挖了个小坑,把小兔放到里面,准备干完活带回家里,和小兔做朋友。谁知小兔还是从小坑里跳出了,我急忙抓住它。这时妈妈看见了,走过来说:“小兔的妈妈不知在哪?它回来发现它的宝宝不见了,该有多着急啊!”我似乎明白了妈妈的意思,虽然有很多的不舍,但我依然把它放回原来的小洞,看着小兔兔蹦蹦跳跳地跑远了,消失在淡淡的暮色中。但愿它能找到回家的路,找到它的妈妈和兄弟姐妹。
我们都是妈妈的儿子,我们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妈妈爱着儿子,儿子想着妈妈。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母亲节的礼物”。
这是一个村小四年级孩子在母亲节当天的一篇作文。母亲节前夕我精心设计了一节作文课:“明天是周末,也是母亲节,可爱的孩子,请用自己的行动,给自己亲爱的妈妈送上节日的礼物吧!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篇作文。”
语文课堂是一个多元参与,多方融合的课堂。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之中;教者可以是老师、家长、兔子,也可以是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学习的题材可以是中外经典,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事。举个例子,小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可以用生活实践解决这个难题,比如我们“犁”的课程,组织学生探访“犁是什么?干什么的?怎么样?”让学生亲自走访,亲身体验中经历,在想、听、问、说、记、做中积累,那么写作就不会言之无物,凭空创造了。多元整合创建语文大课堂,也来个例子:《升子》课中,在探访升子是干什么用的中,我们会把公平合理的通识思想融入其中,探访做一个升子需要多少材料,一个升子能装多少粮食时这又是融入自然科学知识,探访寻找的过程还是实践课……。多元主体参与,各环节随时拆分组合。将一个大课堂,拆分成不同的小课堂,不同的主体参与负责,随时调整及时组合。我们村小教师少,资源缺乏,一个课程的实施,要常态化,就得随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犁》的课堂可以拆分为“体验课”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百姓实践中,“寻根课”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完成,“写作课”由语文老师负责,“交流课”由学生组织讨论,那么常态化就有了可能。所有的课堂都在直接或间接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是语文大课堂。
语文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转变一种思想,学习必须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是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是所有人值得去思考和实践的,如果能以此作为目标,每个人都会积极探索;把学习活动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就是打破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实现无边界学习,这就构建了新型的乡村综合体。
以学生最为熟悉的内容搭建学习平台,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实践中重拾自信,孩子们融入到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不知不觉中爱上学习。以现实生活情境融入整个学习规程,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认识,还能改善教与学的方式,营造优良的学习生态环境,构建了新型乡村关系、课堂生态。
作者:王富贵(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教师,电话:1770933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