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老爸打来电话说,我们那里近期要征地了,搞不好还可能会拆迁,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忧伤。高兴的是自己要变成拆迁户了(坏笑),仿佛在大城市的拆迁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下子可以分很多房子,赔偿很多钱,再把这些房子租出去,仿佛一下子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包租婆,可以有钱做很多自己想干的事。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会用第一笔钱干啥呢?说出来即可悲又无耐,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西安买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有这样的想法也许真的不奇怪,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人,也可能自己就是个俗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可能是因为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有房才有家,才有归属感,成就感,安全感,仿佛房子就是个万宝箱,每一个人都会为之去努力,有些人为了它透支身体工作赚钱,有些人为了它不惜牺牲全家人一辈子的积蓄,也有些人把房子作为结婚的筹码,一个时代的建筑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气息,一座特有的房子象征着一个温暖的家。家,一个让人感到幸福的代名词,然而这个时代对房子的定义却让人有一种望而生悲,感到疲惫和莫名的无助,谁能告诉我这是发生了什么吗?
如果说老家的房子,包括村子里的人都将被拆散打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会去留恋什么吗,如果放在十多年前,我很确切的回答,我会的,我会去留恋我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去保护,留住自己的家乡。但现在不会在有这样强烈的夙愿,也许是在那里曾经经历过了伤害我的人和事,所以没有了好感和怀念。反而离开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遗忘。说真的,往常回去只是因为爸妈在那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留恋和怀念。所以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讲,爸妈在那里,那里就是家,自己的工作事业以及今后的家庭生活都是一个未知的港湾。家,家乡,家乡人等在我的脑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在褪色了,真的,对家的概念就是爸妈,至于家乡和家乡人只是过去式了,这句话可能很白眼狼,但事实的感觉就是如此。不是说不需要这些,只是感觉这些东西,在现在这个年代,在这代人的脑海了,以及这个时代里,家乡和家乡人也就那样了吧,在那里已经看不到之前的那种朴实善良,互帮互助,知恩感恩。有的也许只是一己私欲,互相攀比,彼此挖苦的尔虞我诈,所以更多的没有什么值得让人去留恋回味,一些丑陋的东西,人的本能反映就是越快忘记越好,美好的事物总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论多久总是不想去遗忘。时代在前进,人心在变化,生活本如此。
儿时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而今已记不起各自的喜好,没有了往日的打闹和谈心,各自在各自的世界里,各自安好,互不打扰,也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只是彼此习惯了没有对方的消息,也不愿去打听。告别了以前那种,你不说,但我会问,你不问,但我会说,然后一起敞开心扉,互相关心,谈天说地,异想天开。现在的常态是,你不说,我也不问,你问了,也不见得我想说,最后各自天涯路,渐行渐散,各奔东西,形同陌路。人情味可能就是这样被弄丢了,这种味道很神奇,没有什么调料可以调配出来,因为这种味道是用心捂出来的,捂到一定程度它就会自然形成,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没有特定的成熟期,保质期。但而今,心丢了,色变了,所以这种味道也就没有了,变质了……
愿往后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