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睡前和孩子聊天,我突然想到一个大人都喜欢问的一个话题:你的梦想是什么?
这个话题其实我是想听听娃对自己的看法,反正小时候的梦想长大了实现的也比较少,另一个就是七八岁的小孩对自己的未来真的没有很多的打算和规划,毕竟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呀
但是作为睡前聊天,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于是我就问了
小伙子说:我没有梦想,我也没有未来
这话听起来就很丧,和我平常心目中开朗活泼乐观的孩子完全不一样,我想着他至少会说我想当消防员,我想当游泳冠军,亦或是他前几天提过的体育老师,都可以
当我这么问他的时候,他更加沮丧的说:我就是个废物,我什么都做不好
废物?这话从何说起啊?
在我看来他明明很棒啊,就算抛开老母亲滤镜,他也是个很棒的孩子啊。
我快速的在心里边过了一下我对他的教育,以及我最近的言行,发现并没有从任何方面说过或者暗示过他是废物这种话。
对他的教育多以鼓励为主,小朋友嘛,犯错很正常,谁家新手一开始啥都会呀,这方面我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犯错了也会更耐心。所以我实在不知道到底哪里让他会感觉自己是个废物
不懂就问,看看他有什么心结,能结一定要趁早解,怎么能让孩子带走这种心态成长呢
问了,孩子也回答不上来,要么说是在学校没有考一百分第一名,要么说是所有人(小朋友)都不喜欢他,当然这是完全没有的事儿,小伙子人缘还是很不错的,至于考一百分第一名更是无稽之谈,我从来没要求过。
就这么安慰着,谁知他越发觉得委屈,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
话题被迫中断……
只是此后愈发关注自己的言行和对孩子的教育。还和娃爹对育儿方式有所探讨。此事就此揭过,但一直被我藏在心底,暗戳戳的想找到他觉得自己是个废物的根源。
最近,我终于找到工作,开始上班了。工作使用的工具是我比较拿手的PS,原本以为手拿把掐,自信满满的开启上班生涯,结果一上班就碰壁,人家要求的p图效果扣了一天都没扣对,那些图片的p图要求简直闻所未闻,对,因为没有见过,所以无法理解,所以p不出来。
负责接订单的同事给一个搞不好,给一个搞不好,瞬间,一种我是废物的愧疚感涌上心头:这么简单都搞不定,人家一天做几张十几张,你这一天一张都搞不定,做不好,后续人家都不找我们做图,人家接单小姐姐好不容易谈个单,一次次都被我搞砸,现在人家接单小姐姐都不给图了。这还是你最擅长的,当初说的信誓旦旦,结果呢,搞什么呀,废物!
等等,废物?!
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等等,我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己很弱很废物的一面呀,他是如何感知到的?
一直以来,我以为父母的言传身教这类行为类的会被孩子模仿,会影响孩子的三观和性格,现在看来,孩子能感知到的比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等多得多。
父母自己都未曾觉察到的,只是下意识的表现出来的,孩子都能感知到
我确实不自信,遇事喜欢退缩,能躲就躲,能避就避,我怕麻烦,实在躲避不了才会硬着头皮去做。娃挺敢于尝试,好奇心重,什么都爱参与一下。但是可能感知到我的退缩,所以他暗示自己干啥都不行,来靠近我
我怕麻烦,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往来,平常能自己呆着绝不凑热闹,但是娃是自来熟,大e人,性格好脾气好,情商高,和谁都能玩得来,也是他可能感知到我不喜欢交际,所以他给自己“催眠”说没有人喜欢自己,来认同我
……
有些话我没说,但是都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哎我去,所以他潜意识想把自己变成我,这也是为啥我明明觉得他很优秀,但是他自我评价却很低,现在看来,这哪是他自己的自我评价,明明是对我这个他最主要的养育人的评价呀
我不自信,娃爹也是自卑型人格,而我们企图培养出一个自信满满的孩子,现在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
都说育儿是个大工程,现在看来,育己才是更大的工程。
我们常常容易将目光放在他人身上,关注他人的一言一行,却很少停下来观察内省自己。当然,即使觉察可能也看不到真实的自己,那些被我们深埋心底的秘密隔着我们设立的错层阻碍。打破他人为我们设置的阻碍容易,但是想打破自己的防御难上加难
就像我的工作,或许并没有我认为的那么糟糕,可是我却感受到了灾难性的冲击,我曾经问豆包,豆包还给了我很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将我不行换成我试试看,允许自己犯错,给自己试错的机会,等等,结果,等到实际应用却变成了“道理都懂,却依旧改变不了现实”的无力感。
可是,工作要继续,生活也要继续,换其他工作同样也有磨合期,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带着问题前行,或许某一天,这些问题包袱就能迎刃而解。
我短时间内或许还改变不掉“我是废物”的这些想法,也没办法改变孩子的感知,但看见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相信当我能彻底的改变自己这个想法,小伙子亦会自然而然自信又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