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发布《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办理结婚登记1142.8万对,比上年下降6.7%,结婚率为8.3‰。25-29岁办理结婚人数最多。201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15.8万对,离婚率为3.0‰。中国离婚率攀升,而且年轻人不愿结婚。
通过离婚因素的分析,有因为对方出轨、家庭暴力、性格不合、婆媳纷争等、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安娜·卡列尼娜》开篇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你曾否在生活中遇见过这样的情景:
在去民政局办离婚手续的前一晚,我问他们“为什么要离婚?”
女方气冲冲地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你看你,坐在一边,闷声不响,和你过日子,就想对着一堵墙,根本无法过下去。”
男方一直沉默,似乎想用沉默作为无声抗议。
你曾否在生活中遇见过这样的情景:
一位太太指着老公的鼻子,生气地说:“我叫你带瓶酱油回来,你竟然忘记了,你看你,还有什么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记不住……”
以上两个例子,老婆与老公的对话方式就是典型的暴力沟通方式,语言中间充满了评判、指责、讽刺、攻击、甚至谩骂。这种沟通方式在冲突的时候十分常见,不少人已经完全习惯,这也是造成离婚的导火线,毁掉一段感情往往是“说话伤人不自知”。
不要以为“暴力”只是指打人、虐待、杀人才算是暴力,这仅仅是“身体的暴力”,对比起肉体的伤害,评判、指责、讽刺、攻击、甚至谩骂这种属于“精神暴力”更加令人痛苦。长期处于这种暴力沟通之中,无心或者有意的语言暴力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产生隔膜甚至敌视。
我们彼此深爱却在生活中互相伤害,怎样去弥补这段关系?
翻开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写的《非暴力沟通》你便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有一点特别打动我,就是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求索。九岁的马歇尔·卢森堡,就开始琢磨两个问题,为什么人会伤害他人,为什么有些人即使在极端环境中也能心存善意。然后,不懈地去寻找答案,学习心理学、比较宗教学,以及观察生活中他所钦佩的人。正因为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发现了神奇而和平的非暴力沟通方式,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让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写的《非暴力沟通》更是有助于我们去缓和婚姻的紧张关系、工作人际关系的不顺心以及治愈自己内心的创伤。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一共有13章,大体可以分为四部分,
主要讲述了在同样的环境下,异化沟通使人互相伤害,而使用非暴力沟通则让人心存爱意;那么,我们要如何通过“观察”、“正确表达感受”、“表明需求”和“提出具体请求”这四大要素避免争吵;学会聆听他人并且在动怒之前如何冷静下来,内观自我,培养对自己的爱。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给到我们沟通最好的礼物。
做到“说话不伤人”的关键在于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混淆观察和评论,我们都会带着个人色彩去评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甚至会给它们“贴标签”,譬如,“你这人非常懒惰”又或者“你这个人太自私了”。这是非常不利于我们沟通的,甚至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对方。
当你说话带有偏见甚至带有负面标签的时候,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刀,冷冰冰的直接往对方身上捅过去,让对方不仅感受不到你的需求甚至感受不到你这是出于“爱”。
如果我们可以把“你根本就和木头没有区别”改为“我这周有三天晚上和你聊天,你都沉默不语。”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会继续僵化,最起码别人不会像刺猬那样开启自我防卫,而是愿意聆听你接下来的需求和感受。
别把你的“不快乐”施加在别人的内疚上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而不是“用别人的行为惩罚自己”。
老公因为临时工作加班缺席了你的生日会,晚上疲惫不堪地回到家,老婆却闷闷不乐地说了一句:“你今晚没有来我的生日会,我对你太失望了,你根本就不在乎我。”
如果我们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归咎于对方。或许那一刻的心里会很爽,把内心的委屈转嫁到别人的内疚上,成功“报复”了他的缺席。然而,你最后会得到了什么?对方会给出一个积极地回应吗?——没有。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需要的不是将不良情绪施加在别人身上,而是把愿望说清楚,让对方了解自己的需求、期待或者价值取向,当你越表达清晰,对方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答。
像上述案例,老婆看见老公回到家,说一句:“今晚你没来参加我的生日会,我很失落,因为我想和你分享我的快乐和喜悦,一起见证这美好的一刻!”
难的从来都不是沟通,而是学会好好爱自己
如果你以为《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只是说如何利用非暴力沟通发展友谊,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那么,《非暴力沟通》跟其他沟通类书籍有何区别?
其实,《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爱护自己。
当你握紧拳头伸出你的食指,并且伸长你的胳膊,用那个食指指向别人时,握紧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是不是指向自己呢?
当你在指责别人或者辱骂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诋毁自己、不尊重自己。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张德芬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由其他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些人应该受到谴责或惩罚,那么他们内心只会存在憎恨而没有存在爱,更加别说爱自己了。
爱自己的表现在于内观自我,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过分自责、过度抱怨……
世界上难的从来不是沟通,而是学会如何好好爱自己,此刻,给自己一个暖暖的拥抱吧!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因为“无知”导致“伤人不自知”,《非暴力沟通》将沟通中的重要方法非常详细地一一诉说,并且每一个章节都会有自我检测,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沟通四大要素。当我合上书后,慢慢回忆书中的内容,发现它在不断诉说着一个真谛:我们要学会先处理心情,在处理事情;先分析心态,再分析事态。学习做更好的沟通,更要懂得更好爱护自己,使生命过得更漂亮、更有意义。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7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