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无论在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当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让我们减少误解、增进关系并且提高效率。作为财务经理,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包括与自己的下属、其它部门、公司老板、银行和税务等等,我们都要打交道,也需要掌握一些的沟通方法与技巧。
工作当中真正的沟通能力就是能够让别人了解你的想法,并且愿意执行,这才是工作当中有效的沟通。那么,有哪些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呢?最近学习了一些财务经理必须具备的表达逻辑,输入加上输出,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总分总最基本的一个套路,想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就先从这个开始吧。
一、总分总基本结构
结论:把你想表达的内容浓缩成一句话,当成结论放在第一句,这样别人就知道你说的主题是什么了。
要点:也就是支撑你结论的论点,可以是案例、数据或者理论,论点必须客观公正,切勿主观评述,否则它会变成你的另一个结论。
总结:也就是把你的结论再次强调一下,当然你可以换种说法,以增加说服力。
例如用这个方法来说股权的重要性:
结论:股权激励对企业稳定、快速成长很有帮助。
要点:股权激励会绑定合伙人及核心员工,团队更稳定。股权激励会让你企业融资更容易。股权激励有助于企业吸引新的优秀人才。
总结:股权激励不仅仅是大型上市企业的事,更是每个成长型企业必备的激励措施。
二、递进式表达逻辑框架
财务顾问认为:再复杂的一个项目,如果不能在1分钟说清楚,都说明表达能力欠缺。这个套路的本意就是:即使与别人在电梯间的短暂相遇,你也能清楚准确的表达观点。
“电梯演说”在向领导或者客户阐述时非常有效,因为他们时间有限,且还想听到层层到肉的逻辑表述。
共识问题:这是一个铺垫,为了引出你下面的观点,且记这个问题一定是大家都已经认可,不存在争议的问题,否则很容易在根上就被否定掉。
核心观点:这一步非常重要。首先,它是共识问题下面的一个分支;其次,剩下的步骤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最后,解决办法也是要应对这个观点。
证明观点:用一句话说明怎么得出的核心观点。
量化支持:一定要用数据支持你的观点,这样才容易让人信服,要知道你面对的可不是一般的吃瓜群众。
解决办法:如果前面几步做的很好,这一步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说沟通表达很重要,就可以这样用“递进式表达”:
共识问题:在职场上沟通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不会有争议)
核心观点:沟通表达能力强的人,会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提出我的观点)
证明观点:良好的沟通表达会增强你的社交能力。(证明我的观点)
量化支持:具有较好的社交能力的管理者比其他人晋升的机会高出2.7倍。(卢桑斯的一项调研)
解决办法:掌握总分总的基本结构和递进式表达逻辑,能提高你的沟通表达水平。
三、针对不同目的表达方式
表达的目的可归为三类:
1、传递新信息(事/物)
2、发表某种观点
3、号召某项行动
针对不同的表达目的,推荐三条惯用方式:
1、SCQA:传递信息,达成共识
SCQA,即按照“情境-冲突-问题-答案”这样的一条故事线来向他人传递新信息。
情境:在职场中,我们常常需要向领导请示某个方案或进行工作汇报,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认同;
冲突:然而很多人并不擅长口头表达。而且,很多内容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错综复杂的关系、抽象的概念等;
疑问:(如何让领导接收并理解我想传递的内容,并获得认同?)
回答:我们可以先理清主题、要点、思路,然后运用PPT进行视觉化呈现(尤其是抽象的内容)、突出表达重点,使表达变得更为直观。这样你的内容就更容易被理解和认同。所以,PPT重要的不是平面设计,而是让表达有力(Power Your Point)。
2、PREP:发表观点,取得认同
PREP,即按照“立场-理由-实例-立场”的故事线向他人传达某种观点、立场。
集中所有力量打击一个目标,还有比这更有力量的表达方式吗?因此,总分总被人们称为骨灰级的讲述结构。
PREP是最简单,最符合我们日常表述习惯的:顺应听众的疑问进行讲述。
无论是工作汇报、工作总结还是日常沟通,PREP运用的场合非常广,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向身边的人传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立场。
3、AIDA:号召行动,影响他人
AIDA,即按照“注意-兴趣-欲望-行动”的故事线逐步引导他人采取某种行动。
AIDA的故事线就是一个将最终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的引导过程:
AIDA法则最早源于销售领域,据说“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和“把自己的想法放进别人的脑袋”被称为最有挑战的事情。
四、沟通的6个问题
你的选择是什么:悲剧?或是喜剧?关键词:心态、客户、问题、观点、感情、逻辑
1.心态:你说什么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如何做到?给自己贴一个正能量的标签,尽量让自己平和。工作中如何做到平和?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看问题的高度。财务很多工作是细节的,要从事务中跳出来,用更高的视角看问题。
2.客户:比你的老板更关心他的目的
在沟通中要有客户意识。
比如:今天老板要让你汇报工作,你应该先提前猜测下今天老板的想法,对于他可能提出的问题,你要怎么回答,在沟通的过程当中,你要注意如何把财务专业的语言转换成业务的语言。
当我们发现任何一个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你要找到这个数据发生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会带来什么影响,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以及谁来解决,比老板更关心他的目的这样就能采取更恰当的解决办法了。
3.问题——问题越具体,回答越省力,信息越明确,倒退几步问(沟通技巧)
老板要财务把成本算清楚,老板具体要的是什么成本?和财务上的成本是一致的吗?如果不同,你必须搞明白老板的成本是什么。
4.观点:观点决定事实;数据很重要,但没有观点,就仅仅是数字。
不要硬生生的报数字,观点决定事实:数字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不要只报数字,如你的每页Excel表中有标题吗?不管你报的数据是什么都要有观点,中国民企老板还没有养成从数据中分析的习惯,习惯于用观点来探讨。要培养自己的观点,不要硬生生的报数字。
5.感情:不要只顾发射,没感情,要赞赏。
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强势的会计人员很直接的就说不;财务人员弱势的,就嗯啊了事,他们都没有感情,在沟通中要注入感情,营造一种工作中的氛围。
最低也要做到赞赏,你的老板同样需要赞赏、欣赏。赞赏不是拍马屁,真正发现周围的同事身上的闪光点,欣赏他,赞美他,会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氛围,要真诚,不贬低自己,不拍马屁。
6.逻辑:学会有逻辑的说服别人。
沟通之前准备,组织你的逻辑,如何切入、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证据?“像准备弹药一样准备你的谈资”。可以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金字塔》来提高逻辑说服力。
如何提高沟通能力?只有一招:练!刻意练习!
比如:每天赞扬一个人、事急人不急,暂停6秒钟、说话之前,自问自答3个问题、我要表达什么观点?一句话、我希望对方谈话后记住什么?一句话、怎样支持我的观点.......
最后总结,建立个人的逻辑框架不是一蹴而就,关键是要灵活运用、不断练习。短时间可能不能够脱口而出,但建立自己逻辑框架最大的一个好处是保证你的表达不会有太大纰漏。
与此同时,按既定框架行动还可以倒逼你按正确的方法思考。这也是行为心理学最大的一个贡献,它告诉我们:“不仅仅思考可以左右行动,行动也可以触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