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旅行时,往往会想到当年中学课本上,王安石写的《游褒禅山记》,上面这句便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快意。不仅如此,无限风光也在路途上,还经常是没法驻足的路上,只能久久用眼睛注视着,将它烙在脑海中。
如果一上车便倒头大睡,很容易就会错过许多沿途的美景。
我印象很深的是,在江西前往鄱阳湖的大巴上,温暖的午后阳光,我睁开睡得迷糊的眼,轻轻来开车帘,露出一条缝,伸头去瞅一瞅。哦!外面的景色美呆了!一望无际嫩绿色的草甸,丰水季的江水漫上来,草甸上一湾湾晶莹的水洼,闪着午后的日光,威风微风拂过,还泛起阵阵的波纹。近处有五六头憨厚的黑水牛在悠闲的嚼草,远处的绿色与蓝色交界的地方,飞过一群白鹭,有一种成仙般的闲适……
此次桂林行,我坐在副驾驶座上,大概是当了人肉地图,就有一种使命感,就一点都不困了。一路上风景如画,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真的不亚于于那些景区。
其实我们这次前去,恰逢枯水季,整条漓江的水要比想象中少了许多。在兴坪码头,遥望传说中人民币20元背面的江山,原本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如今只是青山依旧,几度夕阳红,还有干枯的河床。此外,其实还有江水的地方,不幸被商业圈围了起来,根本不选漂流都难以靠近,这其实真出乎我的意料。
常说,运气很重要,哪怕一次恰如其分的旅行,也要运气的眷顾。有时稍微相差个几天,就完全不是一个样了。此次前去,其实海洋乡的银杏林是很应时的,去之前还特地查了一番确认此景。但是,一路开去,发现沿途的银杏树,许多都只剩枯枝,内心不禁凉了一半,难道树叶掉光了?当面对那边银杏林望去,没猜错,只有零星几点金黄色,其他只剩枯枝在风中摇曳,瞬间我脑中就闪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的遗憾。当然,后来去了古东景区,想象中那片火红的枫叶林,也是显得稀疏和暗淡。
旅行,就是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既然你失落遗憾,又意外给你惊喜,这大概就是我痴迷的地方。既然,漓江游得不尽兴,那在山路边,发现一个群山围绕的小湖,背景的山峦层层叠叠,而湖水平滑如镜,那种深山氛围感特别棒。在无名路边,我们近距离接近了漓江的水,有点像个小水坝的地方,涛涛的水声,听起来特别舒服。另一条无名路,我见识了两天来漓江最开阔的景色,视野超广,对面不是那种块状的山,而是一片延伸的悬崖绝壁,特别壮观。哪怕见不着银杏林,但沿路看了许多户人家,围个小篱笆的院子,栽着一棵黄叶满地的的银杏,满满一种秋天日本庭院的感觉。
失望与希望不断交替,心理变化如同一条不断波动的曲线。快乐的短暂,恰恰显得出它的稀缺价值。正因为遗憾,我们对每个到来的惊喜都弥足珍惜。
上一篇谈到,“规划大方向”来保证基本的安全感,而在路上靠“不断调整”来平衡失望和希望。当我在车上时,一般就会根据天气和时间,尽快可找一个适宜当前的旅行的地方,在原来规划的路途上,在其周边选一个。
当我们从兴坪到桂林时,行程比较远,中间本来打算选个地方来停留一下。但真正上路时,发现这一路都是山道,部分路段崎岖,路边没有路灯,总体行驶的时间要比预计的长,加上下午快转入黄昏,就重新决定,在天黑前直接开过去桂林,这样刚好能在山上看到落日的美景。当然一路上也巧遇了几次美景,而且时间刚好,落日余晖下,重峦叠嶂,远远望去,好似千万层,像极了那种水墨画般的晕染。
一般像日出和日落时分,可能的话,尽可能让自己刚好在高山和江湖的地方,那种温和的光线,会极大增强了景致的美感。而像季节的变化,也要尽可能根据实地的情况,调整路线。其中风是一个比较随机的因素。像我们去银杏林,刚好这几天风比较大,其实就加速了落叶的可能,所以晚个一两天,就可能错失景色。好在,我们又调整了路线,往附近另一个地方去,这条路上的银杏林落叶的比较少,整体的景观还是被保存了下来,很意外的一个惊喜,如果当初如果失望而归,那便与美景擦肩而过。
所以有时,可以有一种“无赖”的想法,既然来了,再失望,也顺便在附近转悠一下,有时反倒是“柳暗花明”。
“昨夜西风凋碧树”,带个你萧瑟的精致和孤独的内心,你估计会在为“凋”而感到无尽的遗憾。别忘了,还有下一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几乎言尽的情况下,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辽阔的景观,使你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题图、插图:本人拍摄于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