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老家的戏楼

每次回乡,总会到祖堂屋给祖先敬上一柱香,愐怀先辈的仓海桑田,找寻那封存在每一处角落里古韵,追忆昔日的辉煌!特别是那对楼上的戏台,雕刻的椽梁虽然留下了″四清运动"的时候父亲和他的兄弟用刀削斧砍留下的斑驳痕迹,却抹不去砍不掉它刻进了骨子里的那份傲气!

祖辈在武汉是开典當铺的,典當行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比银行更实用、更方便,揭不开锅的时候、应急的时候,便可以拿点家什去典當铺换些银两,解决温保、救一时之需、以缓解燃眉之急。待日后手头宽松了,又可以去续回家什。典當行既可以收取一些头寸又可以方便大众,所以是很受欢迎的存在。祖辈也因此攒下了些银子就回乡做了这个堂屋,树高个丈落叶总会归根!

青砖瓦房,雕花大梁、大柱,地平是用糯米粥加石灰加一些其他材料做成的,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是没有办法与它相比的,它既结实又光亮,既平滑又不打滑,既不起皮也不开裂,虽然一百多年了,也没有开裂起皮,也不知道当时的工匠是怎么发明的这么个玩意儿,真是高手在民间啊!造价一定不菲,要不然怎么没有普及使用呢?祖人的智慧就是高明!

对楼上的戏台是全木结构,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有那么大的树木,整块的木板有我们成年人两手伸长了那么宽一块,可以想像一下那树木得有多大?楼板是撒芝麻也不会漏一粒下去的那种,既厚实又封密,整个戏台雕梁画栋既结实又美观,唱戏的时候那布局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应该一点也不过分吧!听说那时候逢年过节,操办各种喜事,都要请戏班子来唱戏。附近的村民加上亲戚朋友,整个堂屋是高朋满座、朋壁生辉。台上咿咿呀呀、蹦蹦跳跳的唱大戏,台下举杯换盏,欢呼不断…。

那是怎么样的一个热闹辉煌的存在啊?!小狗不合时宜的一个撒娇将我从那热闹的场面拉回了现实,只有望着那戏台惆怅茫然、五味杂陈…!(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楔子 擎苍,你以为过了七万年就可以快活了么? 我是青丘的白浅,也是当年的司音。今日便是拼了这条命,我也要将你再锁上...
    女少月半阅读 12,177评论 10 27
  • 楔子 擎苍,你以为过了七万年就可以快活了么? 我是青丘的白浅,也是当年的司音。今日便是拼了这条命,我也要将你再锁上...
    女少月半阅读 13,572评论 6 62
  • 一 楔子 阿斋是被他娘捡回来的。 那是隆冬腊月初八,雪片又密又急,从苍穹到地皮,冷冬如编织着一块快厚实的白布。阿斋...
    李古阅读 10,238评论 1 4
  • 小说作者:尹超 七月,昼长夜短。 提前的黎明与顺延的黄昏让早出晚归的忙碌显得更加理所当然。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在钢筋水...
    艺小创的听说铺子阅读 4,855评论 0 3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863评论 15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