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是当前语文课改的新潮流,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语文课堂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在新的改革中,一线的老师们感到诸多困惑与迷茫。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粗浅看法,希望能帮助您。
一年级
困惑1:语文丛书里面的阅读篇章学生在学校没有时间去阅读,布置作业,又怕引起家长的反感。
解答: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三个方面综合利用时间:首先是课堂时间的合理利用。按每单元4篇课文计算,每篇课文带的丛书课文平均7篇,一个单元共有丛书文章约30篇。如果我们把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都安排得饱满一些的话,每节课可以带一篇文章,两课时就可以带两篇。8课时可以带16篇。举个例子对一年级的单元整合教学是这样安排的;把一个单元的教学看做是一个整体。利用早读初读疏导课文、精读引领课(3--4课时)——组文阅读课(6课时)——写字指导课(3课时)。通过两周(15至17课时)的时间完成丛书和教材的学习。其次按照一年级的周课时数,除去课文教学外,每单元还有三到四课时的组文阅读,至少可以完成12——16篇丛书阅读。这样就基本完成了。第三,如果每篇课文带2篇丛书文章实在有困难,带一篇总是可以的。另一篇留在家里阅读,这样两天读一篇总不是负担的。
困惑2:每一单元都有三节课的写字教学,如果每一课时的写字教学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一课时根本完不成。所以现在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时间安排怎样合理有效?
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在初读课文时就可以适当的完成一些训练的内容。在精读环节,我们只选取一个或者两个语文要素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一年级每课大约7个生字,两课时各写一半没有问题。如果还有三节写字教学课,正好可以拿来巩固识字。
二年级
困惑1:精读引领课,感觉内容有些多,按着教案差不多能讲完,但里面有一些想训练的内容加进去,就讲不完了。有一些内容也是学生应该训练的内容。 这就涉及到整合取舍的问题,如果觉得哪个内容都是学生应该训练的,哪个都舍不得舍弃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面面俱到,面面都不扎实。不如一课就训练一个点,课内得法,丛书巩固,练笔学以致用,相信学生都能学的扎实。这正是我们提倡的“一课一得”。
困惑2: 组文阅读课,遇到童话、诗歌内容浅显的,学生课堂效果良好。遇到元曲、难懂的古诗词,掌握不好尺度。丛书中的一些文章确实存在内容晦涩难懂的问题,我觉得遇到元曲、难懂的古诗词,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我们不必非要让学生说出诗词的意思,似懂非懂就已经很好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们会慢慢懂得,并内化为一种知识,牢牢地记在脑海,正所谓“厚积而薄发”。而且,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就是以朗读为主吗?
三年级
困惑1:写字指导如何有效落实 ?
首先,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部编教材关于识字与写字的编排是是强调了这样一个原则:多认少写、先认后写。而且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它在写字的编排上更加突出了重点,也就是每一课需要重点掌握的偏旁部首会进行提示。因此,到了三年级对于学生而言,有一部分字它是由熟字加偏旁组成的。这一部分字学生是可以自主掌握的,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来教,只需要老师对一些关键笔画进行提示,更多时间还需要孩子的实践练习。我们教师要重点指导的则是本节课带有学生需要新学的偏旁的汉字以及孩子易错的汉字。而且如果在课中能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汉字,组织学生互相点评,从而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一定会事半功倍。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教师首先要确定好教学重点,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可以把一个单元的生字整合在一起教学,通过分类,梳理难易字,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及扩充一些相关的练习。还要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自己能写好的就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教,而是让孩子通过观察、描红、练写去写好这一类字。这样,有扶有放,花费的时间要少,课堂效率却更高。相应的学生的练习机会增多,掌握的也扎实。
困惑2:学困生压力大,无法有效开展主题学习。
关于学困生的问题,我想应该全面考虑。首先,既然我们没有搞实验,他已经成为学困生,说明孩子本身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态度存在一些问题。这既可能是孩子本身的个性使然也可能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总之不会因为阅读而影响孩子成为差生。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差,影响了成绩,如果只靠老师的说教去改变也是很难的。反过来,让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从中去感悟去体验,对于他心灵的启迪与唤醒确实完全可能的,也许在不经意间他就会有所感触,有所改变。毕竟我们的孩子大多智力不存在问题,是习惯的问题。正如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在关于教学24条建议中谈到:就语文而言,学生的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考试成绩不会差,而素质也会提升上去,所以提高成绩的办法就是鼓励学生多读书,别死抠教材教辅。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次考试成绩,我们需要为孩子一生的学习奠基。
困惑3:丛书的文章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阅读丛书有一定的识字障碍,尤其是1+x时,孩子对丛书文章的理解有困难,语文学科本身的作业要求又多样,造成阅读效果不够理想。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扩大阅读量,质从量出,量变引起质变。而且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理念就是:课内大量自主阅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整合意识,也就是老师在课前要精选文章,寻找与我们精读课中训练点相一致的或者相关的文章来组织教学。典型文章依靠1+x精读,同类型文章采取组文阅读,其它文章自由自主阅读。至于读书,即使不认识个别字,也不会影响阅读效果,部编教材在训练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中,明确教给学生:即使不认识字也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了解。所以丛书内容,我们允许学生连滚带爬的读联系上下文的猜读。至于存在个别确实难度较大的文章,我在实践中逐步进行修改完善。
四年级
困惑1:主题丛书选文方面还不够精准,与教材有些不配套。
例如四年语文第一单元是写景,知识点是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可丛书给的文章描写顺序极不清晰,孩子根本找不到。结果在课堂实践中无法完成教案中设想的阅读篇目。教材与丛书的链接点既可找语用要素,也可找人文主题。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会挖掘不同的语用点链接丛书文章。面对课文与丛书是否精准匹配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应该本着“课内实现大量阅读、海量阅读”这一原则,尽其所能从语用、人文两方面进行链接处理丛书篇目。丛书的编排中确实还有不足,需要针对大家的意见,我们会逐步改善。但是大多数文章还是与文章单元主题相匹配的。所以在我们阅读丛书的时候,我们教师要学会整合、提炼、精选。如果从书中有段落可以使用,我们不妨利用段落来巩固训练点。如果确实没有我们需要的文章,我们可以从课外去找,从书里的文章针对特点进行组文阅读。
困惑2:丛书中一些文章生疏词语太多,篇幅太长,学生阅读困难。
例如有的课时要求读篇,甚至是八篇,学生在家提前阅读时,需大量时间查字典,加大学生作业量。我们阅读的目的是扩大阅读量,量变引起质变。阅读丛书文章遇到“拦路虎”,学生可以查字典,请教别人等方式解决。此外,教师可以培养孩子猜读、跳读的读书方法,不让个别生疏字词阻碍阅读。课内阅读篇目没有绝对的篇数限制,依据自己班级学情适量安排阅读篇目。而且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理念就是课内大量自主阅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整合意识,也就是老师在课前要精选文章,寻找与我们精读课中训练点相一致的或者相关的文章来组织教学。典型文章依靠1+x精读,同类型文章组文阅读,其它文章自由阅读。至于读书,即使不认识个别字,也不会影响阅读效果,部编教材在训练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中,明确教给学生:即使不认识字也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了解。所以丛书内容,我们允许学生连滚带爬的读。至于存在个别确实难度较大的文章,我在实践中逐步进行修改完善。
五年级
困惑1:依据主题学习备课提供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展开教学时,无法顺利完成教学内容。
为了完成语文主题丛书课内阅读,教师在备课之时就要做好统筹安排,要提前通读丛书,利用精读课、略读课、组文阅读课,将丛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要安排在单元课时教学中,以此来保证丛书阅读时间。当然教学设计只能作为参考,实践教学中,老师要结合班情进行二次备课,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困惑2:对丛书的教学内容重点拿捏还是扶的多,放得少。
教师既不要拔高学生读丛书的要求,也不要统得过细,要紧紧围绕语文教材的语用点进行训练,大胆放手,以学生自读为主达到巩固精读课所习得得方法即可。建议丛书阅读可以设计“学习单”,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阅读,然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留足时间让孩子自主阅读、分享交流,放的多,扶的少。
困惑3:孩子们课堂上学习,优秀生跟得上,大部分孩子还有盲从感。
任何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中都会存在两级分化,我们语文主题丛书的阅读宗旨就是扩大学生阅读量,只要教师方法指导恰当,会使优生更出众,其他孩子坚持阅读也会受益。建议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优、中、差学生搭配,互帮互助。
六年级
困惑1:学生课前预习到什么程度?单元整体预习的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学困生。
预习课文应该没有统一的尺度,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导学单,优秀学生可进行深度思考,大多数同学完成基本学习内容即可。高段单元预习课主要解决读通文本、梳理字词、感知文本、熟读重点段落几个环节,学生课前预习参照着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单元整体预习,刚开始学生不习惯,只要教师采用恰当方法坚持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段单元预习课主要解决读通文本、梳理字词、感知文本、熟读重点段落几个环节,学生课前预习参照着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对于学困生在完成不了任务的情况下,可以由小组长课下巩固。
困惑2:课堂教学总是时间不够,或就是潦草收场或就是难以完成当堂教学任务。
课堂时间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有效整合教材与丛书,围绕语文双线主题处理教材,不能面面俱到,要坚持语文主题学习“一课一得”。建议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直奔重点,不拖泥带水,零散教学,注意合理分配教材与丛书教学时间。
困惑3:大量的丛书阅读校内无法完成,课外阅读又缺乏指导。
为了保证丛书课内阅读,要将每一篇丛书内容统筹安排在单元课时内,篇篇都要有落实,要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指导,坚持在课内阅读,课外可以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实现丛书大量阅读,教师一定要进行单元整合,恰当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型,尤其组文阅读课安排3-5课时进行丛书阅读,剩余丛书可以作为阅读推荐放在课后完成。
总之,语文主题学习是一次语文学习的革命,在影响着一届届的学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惑,但是只要我们迎难而上,精心研究,结合校情、学情,有计划地开展实验,就一定能够打造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主题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