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六学的价值—传统的精髓
1.4.1何为传统六学---儒释道法墨兵
这两天的天气非常不错、阳光明媚,按理说小武应该出去玩玩,轻松愉快一下。但事实完全相反,小武的心情却相当烦闷,原因是自打前些天看了本周末将要学习的大纲,就一直摸不着半点头脑。
单是瞧了一下本节教材附的参考书列表,就已经吓的小武差点一晚上睡不着觉,因为居然有一百多本古书?!其中光是儒家经典就有20余本,其它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文言书!于是小武当机立断,干脆不看,上床睡觉。
小武从大纲上知道,本周末学习的任务就是弄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主要流派。但这怎么可能在一天之中学会?!小武心中明白、这个论题太广,即便是学术大师,又已钻研了一辈子,可能也只敢说懂得其中一小小部分而已。那这也太难为自己了!所以,这两天小武学又没法学、心中却一直七上八下。
周六早晨刚刚醒来,太阳已经晒到了床铺之上。于是小武精神一振,爬起床来快速刷好了牙齿,又吃了微波炉里快热的早饭。正在泡着茶,突然房间里白光一闪,八角已经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写字桌前的椅子上了。
小武毫不诧异、也不寒暄,直接就开口问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主要流派,是吧?这是不是今天根本没法学完的?”
八角捋须微笑道:“真要说认真地学,漫说一天,你便是几辈子也是不够用的。但是今天也就给你介绍个大概,你尽量记住一些基本框架,这样在以后研究应用中不至于找不着方向。”
小武咧嘴笑了,道:“我就知道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看完那些参考书的。就我所知,那些参考书的厚度、加起来要超过我一人高了。怎么可能快速看完?”
八角老实不客气地拿起一杯茶,揭开盖子吹了一下,然后缓缓地品了一口,眯起了眼睛,半响后才睁眼道:“说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起源或光大的,之后就没怎么产生多少原创的大思想家了。”
小武想了想,道:“为什么会这样呢?但我记得很多别的国家和文化也是如此,古希腊的三贤、还有印度尼泊尔的釋迦牟尼,都是跟老子、孔子大致同时期出现的吧?后来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没有再出现那个级别的大思想家了。”
八角嘿嘿一笑,点头道:“那个时候算是地球上灵气旺盛的最后时刻吧,所以同时‘井喷’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也可以算是‘回光返照’呢。再往后呢,纵使拥有九鼎这样的灵器,但九州大地上能够聚拢的灵气也是越来越少,根本不敷所用。要知道,无论是开灵修仙、还是思想开拓,都会受制于灵力稀薄的外部环境。”
小武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如今方才明白!原来这也不是哪一处的问题,而是整个地球、整个亚欧大陆所共同遇到的环境问题!”
八角悠然道:“所以中国的学问,大多都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术。不过其中强弱有别,并不是每家都值得细细研究的。再加上从外国传来的价值较大、流传较广的思想学问,我看主要分为六个脉络,可称为六学。”
小武眉头一挑,道:“六学?是哪六学?”
八角笑道:“六学者,儒、释、道、法、墨、兵也!”
小武长出了一口气,道:“我知道儒、释、道三教思想历代都盛行,却不知道法、墨、兵也是三学!法墨兵可以同儒释道并称吗?”
八角微笑道:“当然可以。中国古代的学问甚多,但有些是被历代统治者故意忽略了的,尤其是那些偏向实用的门道。其中又以法、墨、兵三家最有价值,所以将之辑录为另外三学。此外还有不少零散的学问存在,不过都可以取其近似而并入这六学之中,所以只要学好这六大系统、即可算基本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小武点头沉吟道:“也是有理。但是,释学是佛家的理论吧?这可不是中国的原创传统文化,而是来自印度的学问。”
八角解释道:“释学虽然源自天竺,但却是在中国发扬光大的。而且中国历代出现过许多杰出僧俗人物,不断将其演化改进,所以释学中已包含了极多中国独创的学问。至于在印度本土,由于后来印度教长期占统治地位,所以其佛学早已式微,完全不能同中国的释学同日而语。”
小武同意道:“那好吧。中国的释学也确实值得一学,因为我知道它对历代的影响的确极大,有些朝代甚至是整个朝廷和几乎所有百姓都信佛的。”
八角道:“其实不止释学如此。六学中的任何一个,在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段里,都曾经是‘显学’,都曾独领风骚、俾睨当世,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地位。”
小武奇怪道:“什么是‘显学’?”
八角微笑道:“显学,就是指社会主流所提倡的思想,是占据国家统治地位的学问。”
小武思索道:“原来如此。那墨家、道家什么的,也有成为过国家统治级别的学问吗?”
八角点头道:“当然有。从春秋末期一直到战国中期,天下人归从墨家的曾经占了大多数。而在西汉初年及北宋大多数时期,道家黄老之术也成为了治国的主要方法。比如说‘文景之治’,就是道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时的杰出样板。”
“不过呢,各门学问在中国达到鼎盛期的时间都不一样,可说是风水轮流转。”八角话锋一转,道:“韩非子曾言:‘天下之人,不学儒则学墨’。说明在他以前,儒家和墨家曾经轮流坐庄,占据显学地位。”
小武讶道:“可是韩非子却是法家的大宗师,对吧?”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笑道:“正是。到了战国末期,经过了吴起、商鞅的变法,法家已经开始走上了康庄大道。与此同时,儒墨两家逐渐衰落,让出了显学舞台。”
“当时法家算是后起之秀,而韩非子替两家前辈做了总结,道:‘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小武奇怪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八角呵呵一笑,道:“韩非子是说,在孔子和墨子过世之后,儒家的继承人已分裂为8派,而墨家的传人也分成了3股。而每一派、每一股各自只汲取了孔子和墨子的一部分思想,且取舍各不相同、甚至相反。然后各派又都攻击其它兄弟派别,互相指斥对方不正宗。每一派都自命为唯一的正宗儒家或墨家传人。”
小武大惊道:“韩非子难道是说,这些世传的儒家和墨家所有派系,都是假儒和假墨!他们并不能够代表真正的孔子和墨子,对吧?”
八角连连点头,笑道:“没错!当韩非子所在之时,已是战国末年,儒墨两家的高潮已经过去。此时,法学已成为显学。儒家或墨家在当时并无一人能在理论上同韩非子一较高下,自然都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姿态。结果,韩非子的最终论断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正式将儒墨两家弟子给一网打尽了。”
小武又长出了一口气,连连摇头道:“原来是这样!看来学派之间的互相攻击,实在是厉害呀!”
八角哼了一声,道:“宗教、思想、以及学术派别之间,古今中外,争斗何时无之?你要知道,若是能让本门学问成为‘显学’,那好处可是数之不尽的!”
小武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那样本门学问就被发扬广大了,本门弟子至少都可以有官可做!拿‘显学’跟无人问津的学问相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前者人人敬仰,后者人人鄙视。”
八角呵呵笑道:“好一个‘有官可做’!哈哈,这可是非常现实的!呵呵!”
小武也笑了,道:“不过,显学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八角眯起眼睛,笑道:“然而万法同源,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一门的学问,都有其相似的出发点。抑且天下学问,无非道、术二字。”
小武讶道:“道、术?两个字?”
八角点头道:“正是。‘道’指的是理律,而‘术’指的是体用。”
小武有点困惑,道:“理律?体用?”
八角笑道:“理律,包括一切纯理论方面的规范、规则和道理;而体用,包括一切具体应用方面的实用准则、方法和体制。”
小武连忙将八角的话在纸上抄了下来,又想了半天。八角倒也不急,也不催促,而是开始自己喝茶,眯缝着眼睛,十分惬意。
小武又想了一会儿,忽然道:“难道儒学、释学、道学是理律的学问,而法学、墨学、兵学是体用的学问?前三者为道、后三者为术?”
八角嘿嘿一笑,摇了摇头,捋须道:“不是的。这六门学问彼此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含有道和术!但是你有这种感觉也不奇怪。”
“大致而言,六学都可以被三七开,来显示它们各自的倾向性:儒、释、道的内涵都是七分道、三分术;而法、墨、兵的内涵则都是三分道、七分术。”
小武恍然道:“原来在儒释道这三学里面,偏思想的内容多些,而在法墨兵这三学里面,偏实用的内容多些!”
八角含笑点头道:“不错。大致如此。”
小武又思索了一回,道:“若按现在西方的说法,我可否说儒释道体现了三种软力量(Soft Power),而法墨兵却体现了三种硬力量(Hard Power)呢?”
八角不置可否,笑道:“你慢慢学习吧,等逐渐了解深入了再说。”
说罢,八角大袖一挥,一张白纸便飘飘摇摇飞出,缓缓从空中落下。小武连忙上前接过,定神一看,原来是六学之中各派经典人物的列表,表格中还指出了一些其它零散学派代表人物的归并从属,比如名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