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是怎么一点点消失的?

古有云:

山高曰崇,山陡曰峻,山大曰巨,崇高、峻要、巨显,此皆为世人所喜之物也。

我们看到崇高、峻要、巨显的大山,内心会产生敬畏之情,甚至我们会觉得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

由此,人们也会对大山产生热爱之情。

人们常把困难比作高山,征服一座高山就意味着克服了困难,可以彰显自己的意志。

那么,人由一开始的敬畏,到最后的征服感,是怎么一点点变化的呢?

要弄清这个变化,我们要先搞清楚“敬畏的具体含义。”

“敬畏”包括“敬”和“畏”两层含义,“敬”是尊敬的意思,“畏”是害怕的意思。分别来阐述一下:

一、敬的转化
知其崇高而生敬畏,先未近而誉之,近而亲之,攀其上而轻之,是谓敬之化也。

内心看到山的崇高产生敬畏之心,还没有到山脚下,远远望去就开始称赞高山的险峻、高大,到了山脚下碰触到了山体,有了一种比较直观的感触,登山高山之后,内心会有一种自豪感,并觉得高山也不过如此,这就是敬的转化过程。

敬的转化主要是心理上的变化,它客观的说明了,一件事物,随着接触的深入,慢慢就熟络,尊敬之心慢慢就弱化了。

我们在生活中不也一样吗?

我们会对从未见过面的学者长辈充满了尊敬之情,有了第一次的线下接触,我们会觉得很亲切,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多,彼此慢慢熟络,我们可能会彼此开起玩笑,渐渐地之前的尊敬之前荡然无存。

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1.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要勇于面对,当你真正开始接触所谓的困难事情后,你会慢慢觉得也不过如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道德经》说: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意思是: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细微的部分开始。

只要开始,就有成功的机会,而且现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而逃避,困难就会永远留下心理,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2.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对长辈的品德、学识的尊敬不要因为过于熟络而丧失尊重。

二、畏的转化
小子临山麓,仰而望叹之,至山腰,呼而求应之,达山巅,言其征而服之。

在山麓看到山的崇高险要,不禁感叹:好高好大啊。爬到山腰,大声呼喊。达到山顶,呼喊征服高山了。

我们内心畏惧一件事,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情绪都憋在心里,所以很多时候,释放情绪的方法就是喊出来。

那么,当你一边征服一件事,一边喊出来的话,内心的畏惧会被明显减弱。我们克服困难的确可以如此。

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却必须有敬畏之心,比如:尊师重道、法律法规。

崇高者易彰其声名,峻要者易据其方位,巨显者易生其益利。然是有声名,则有损,是有方位,则有争,是有益利,则有害。故高山不和人之声,峻要只显鸟兽道,巨山不限人之迹。

作为崇高者虽然容易彰显自己的名声,但是却容易招来他损。峻要者虽然拥有有利的位置,但是容易招来他人的争夺。巨显者容易获得好处,但是也容易招来他人的祸害。

竞争无处不在,当我们处于好的位置,拥有好的资源,不要得瑟,也不要居高自傲,要明白无时无刻都在有人想在争夺你的位置,所以,要有一颗平常心,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要因为畏惧而心生恐惧,也不要因为战胜而心生轻蔑,要有一颗和美之心。我们的内心要保持平静,明事理,知言而易行,以养和美。

image.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9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92评论 0 5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11,051评论 3 8
  • ![Flask](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W...
    极客学院Wiki阅读 12,14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