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去年底,在鸟巢举办的未来生活建筑大展,还有家临时搭建的中信书店放映这次大展的纪录片,店里的书除了和建筑、设计相关的,也有不少其他人文书籍。这本《生于1984》就是那时候看到的。即使没有读过郝景芳的书,也听到和看到很多次她的新闻,毕竟雨果奖得主的称号太给力了。不过也许因此,对于如此“成功”的作者,她的1984和之后的生活如何,我的心里似乎隔着一层什么,觉得可能不会感同身受。好朋友和我都是1984年生,她买了这本书。春节前我们去逛了故宫里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她把这本书带给我,说我会喜欢。于是春节期间,这成了我唯一看完的一本书。
介绍说这是郝景芳继《北京折叠》后全新自传体力作。虽然不是自传,是小说。但以第一人称将一个人的迷茫和摸索写的那样跌宕起伏,那样细碎和真实,无疑她也写出了自己曾经的迷茫。
其实从无数伟大的哲学作品中,我们已经了悟人生“迷茫”与“探索”的不可避免,但我们依然“执迷不悟”,总觉得自己的迷茫别人没有,自己的困顿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位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或多或少与书中的那个“他”“她”在内心交流过或互相映照了吧,从中也读出些自己曾经的或现在正在经历的迷茫困顿。
掩书之后,这些迷茫和困顿并不会消失,只是感觉,不那么孤独了,不那么着急较真一定要知道答案了。依然会挣扎,但偶尔也会站在几米开外,看着迷茫困顿的自己,心想原来你也是书中写的那个人啊。
书中的很多内容不记得了。能回想起来的就是,主人公的父亲和主人公自己都经历过长久的思索:人生就这样的了吗?于是有各种心理斗争和现实的探索。父亲在国外一直漂泊,主人公经历毕业、择业、精神崩溃、到后来的淡定。
尤其是她将要毕业对于未来的强烈迷茫,将我也拉回了那个毕业年2007。
学校里有很多树冠茂盛的梧桐,夏天的校园隔开了城市中的繁杂和燥热。我坐在一处浓荫下,看安妮宝贝的《莲花》。同学说我看起来好淡定,一点都不担心找工作的事,但其实自己内心是“迷茫”到极点,只能原地坐下,逃避到那本书中的避世心境中。
尽管一开始是很困难的,但走过这十年,自己真的淡定了不少。
最近自己又特别的“迷茫”。写这篇文的时候,回头看看那时将要毕业的“我”,还有刚毕业第一份工作中痛苦“我”,我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你看我,不是已经变得很好了。然后拍一拍现在的自己:把这本《生于1984》里最喜欢的话与自己分享吧。
“我总想到某个地方去找到自由,...人要是自己不自由,去哪儿都没有自由。自由不再任何地方待着等着......倒不是说行动自由不重要,而是说,行动自由不能保证真的自由。自由归根结底是心里的事。”
“我一直以为,做某些工作是自由,某些工作不是,可实际上对自由的衡量不在于身份,而是一种心里状态。当一个人的心思由他人决定,他就失去了自由。...其实自由不是不接收任何影响,而是你自己决定要怎么对待它们。...接收容纳并超越。这种处理能力就是自由。自由完全是内在的事,它需要勇敢,勇敢面对自我。”
“比起任何事情的进度,我更在意自己身上的变化,在意阅读的字和我自己之间发生的关系。”
“我需要有一个工作,这是我介入这个世界、与它打交道的方式。但是工作不再是标注我身份的东西,只是我愿意花时间去做的事情。比起我介入世界的方式,我更在意世界呈现的方式。”
“当一个人自身不确定,就觉得四周都是要改变自己的力量。一旦自身确定了,看其他人其他事就成了画。画里都是有趣的人。”
“后记:...对于内心中经历过的痛苦感受,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痛苦的来源,也不是痛苦的类型,而是自我对痛苦的意识以及之后的反应。...人的命运由自己负责,世界并不负责为你的痛苦给你补偿。最终人对痛苦的跨越,而不是痛苦本身,标示了人的价值。只有走出痛苦才能肯定它的意义。”
这篇文章送给此时迷茫的自己以及正在看文章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