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并指出要“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关键作用,也为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指明了方向。
精神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灯塔。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有一脉相承的文化支撑和精神追求。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我们抵御风险、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思想文化碰撞,面对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唯有筑牢精神根基,才能让民族的航船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
构筑精神大厦,需要筑牢思想根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我们要坚持不懈用这一思想凝心铸魂,让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行道路。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需将其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汇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时代力量,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巍然耸立,让民族复兴的步伐更加坚定豪迈!
吕星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