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年我24岁,2019年是我人生中最痛苦和悲惨的一年,不过痛苦带来成长,所以,感谢2019。
最近几天连续通宵,忘记了凌晨五点前睡觉是什么感觉。每天伴随漆黑,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想想现状和问题,把刚上大学时候的那些东西又反复看了几遍,回顾初心,算是理解了很多以前浮于表面、知道却并未真正懂得的事物。
这一年也就这样走完了,反思和总结了几点,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 这一代人
我以前很少说一些宏大的事物,一是觉得和自己生活太远了,二是会给人感觉特别装,没必要。
不过毕业后发现,以前状态太自闭了,学院之中,自顾自的做点事情,觉得世界和你并没太大关系,工作不就是靠自己一技之长混口饭吃,勤奋努力个几年实现儿时梦想的事情。
而且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挨个试过,做过准备了,行业准入门槛能高到哪去呢?
后来才发现,我的思维模式确实过于简单。人生成就,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得考虑时代机遇。
这一代人,尤其从90年出生的一代,大致都是这种状态,所有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往往都很个人主义,经常会忽略自己的社会属性,独善其身纵然没错,兼济天下想都不会想。当然这种想法很普遍也很正常,我以前也是,不过问题就是:你不考虑时代,时代就不会去考虑你。
听高晓松说八十年代,随便一个大学生的志向往往都是:纵横四海,改造国家。那种状态我没经过我也不懂,不过经历了过去一年的挫败,越来越明白人在大的环境中的定位是多么的重要,我之前一直跟好多人说什么努力排序关系:时代>趋势>行业>公司>个人。其实当时我自己可能都没那么坚信,我们从小的理念不就是靠个人努力改变一切吗。所以一直陷入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做自己的事情,觉得别人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想来,极其稚嫩。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的前提都是要站在世界考虑。
尤其创业之后,感觉极为明显,人不能指望自己做个东西,就期望别人可以为此买单。必须要做出别人觉得不错的东西,用户才可能会付费。为别人提供的价值,才是实打实的价值。自己觉得那是好的东西,别人不觉得,那完全是自己给自己付费。所有的工作都是如此,都是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别人或社会所遇到的问题。要赚更多更多的钱,就要帮助更多更多的人。事业亦如此,要成就越大的事业,就得成就更多更多的人。
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所以国家、社会、时代,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情,都和你有关,花时间去关注它。
2 奋斗一生的事业
再说到个人,怎么样找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结论就是:在时代的背景下,找到自己热爱和擅长的事情,结合两者,然后用自己的能力去实现更大的价值。
也有人会说,我就想为自己而活,我就单纯的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及时行乐,享受人生,活在当下。这样为什么不是一种追求?
其实结合我的经验,为自己而活其实是个严重被人误解的东西。其实能说出来这句话的人,就是不想承担责任。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人,其实并不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人生看成自我的修行,当然也被误解了,修行不等于避世,所以这句话说起来特别过瘾,真正操作起来都会变成不作为的借口。
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人,就会考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为之努力,或者默默积累。
我也曾经把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写在纸上,从小学开始的我长大得做个老板;中学时候的巴菲特、索罗斯、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梦想很单纯,就是赚钱。赚出来个摩根财团、石油帝国,简直俗的一发不可收拾,也很幼稚。
后来读了大学,前期受了文艺书籍的蛊惑,觉得韩寒就是心中要成为的白衣少年,自由自在飞驰人生,身为一名理工男开始写东西,放暑假一个月不回家在外面租个房子写小说,写的东西现在在我看来完全就是狗屎。
还去知名问答网站上搜:什么才是精彩的人生?一位编剧讲了很多故事,看完之后,故事剧情全没记住,心中全想:我靠,拍电影牛X。士不可以不弘毅,将来职业做导演!于是分期付款买了台单反,先从熟悉设备一步步开始,熟悉熟悉就拍了很多的糖水片,还乐此不疲的发了很多朋友圈...
又23岁高龄第一次入门了指弹吉他,想为音乐奉献一生,用大学半年多的生活费买了一把琴,蒙头把自己锁在房间练了三个月基本功,结果毕业后再也没那样长段的时间留给我去练琴了。
以上还只是我众多兴趣中的其中一些,算上还有很多软件爱好和其他技能,我在毕业前想过,如果每项自己喜欢的事情都能赚到钱,哪怕很少一点,加起来也是不菲的数额。有话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充满漫长人生。我觉得我可以充满两个人生不止。因为我从来不缺可以把自己填满的爱好。
但是奋斗一生的事业,至少50%应该强调的是事业。上面说的,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这一点,我其实以往做的并不好,或者说很忽视。
所以这一年下来走了很多的坑,当然也受了一些事情的影响,接受了很多的信息,有时候会本能的变得浮躁,急功近利,很多决策其实都不太理智。事后一想,自己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有时候换个他人视角或上帝视角去看这件事,就容易想明白,好像一个房间里,大家都知道彼此在谈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稀里糊涂一脸懵的状态。
多观察、多交流、多寻求反馈。所有的事情都不是自己蒙在卧室里一个劲干想能想出来的,人有时候都不能太依赖自己的经验。所以,我们接下来谈谈本文我最想说的一个东西。
3 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
我们常说,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我觉得,历史往往是循环往复。
我近期所面对的种种困惑、焦虑、迷茫,我有一天突然发现,这跟我刚上大学时候的状态简直异曲同工。我想了一下,本质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在自己面前一下子打开,茫然又失措的情绪,只不过是我们提前并没有做好准备而已。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基本不怎么紧张了,接下来值得考虑的就是自己怎么解决认知不足的问题。我得出的答案就是:学习,大量的学习。
但是这种学习又和学校的学习有点不一样,这种学习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你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自己探索和研究本质,然后总结规律,最后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然后学习能力又是需要锻炼的,而且还伴随一定的研究能力,我很庆幸我因为各种好奇涉猎了好多的事情,经常会面对一些新鲜的东西需要学习,所以在这一块也锻炼了自己。
分享两点就是:1.学习就是使用。2.利用工具。
最近我个人特别特别喜欢工具这个词语,我甚至觉得所谓的聪明人,只是身上有很多很多工具的人。
你看,以前我们谈到学习,就会说,读书就是学习。然后,我现在说,书是学习的工具。其他譬如语音、电影、互联网、区块链等等其实都是工具,还是实在的工具。除此之外,还有领导力、谈话方式、思考框架、做事流程、时间管理,我觉得也都是工具。
世界上的工具其实非常非常多,你只要找就能找到。而找到并了解了这个工具,其实还没开始学习。所以我认为,看书其实不是学习,看书是学习的准备工作,才找到了工具而已。
真正的学习,是使用工具。所以这也是我最近感触特别深的东西,在学校的时候,单纯的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东西,心理学也看、经济学也看、管理学也看。然后在面对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学会。
不过好的一点,我知道有工具和工具在哪,然后就再去找来用,解决当前的问题,顺便完成了我的学习。
值得一说的是,互联网是非常强大的工具,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了碎片化,所以人也被互联网分为了两种群体,他们分别利用工具在:碎片化娱乐和碎片化学习。
4 互联网
迄今为之,我觉得互联网的好多作用远远没有被发挥出来。
大家把手机还没有看成一个工具,广大人群还不清楚手机到底能用来干嘛。试想一下,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普及后,每个人的手机就相当于一台Google的服务器,接下来会发现什么事情,每个个体能产生多大的力量,我反正想象不到。
跑题了...再来说互联网。都说互联网是放大器,会放大个人的能力。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提升了效率。
我有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是我以前经常会为了跟别人把一个事情讲清楚,而花费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会让这个人明白(尤其是外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hhh)。然后遇到另一个人,又需要从头来把说过的东西重新讲述一遍。然后我就把要说的所有东西都写下来, 或者做成Keynote幻灯片,发给每一个人和网上。一下子连接了几千人,还有好多人加了我微信交了朋友,我算了一下,人数相当于同时在我们校区全校师生面前演讲。然后那个很小的事情是:我刚上大一就要休学。
互联网并没有放大什么能力之类的,能力是死的,你有多少就是多少。不过效率提升起来,那是非常惊人的。互联网不是放大器,互联网而是火箭发射器。能给你的价值很大的推动作用。
好多公司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其实做的还是服务业的事情,其实我觉得互联网产业应该被称为第四产业。互联网公司应该是那种有互联网品牌的公司,而不简简单单用互联网办个公就能算是互联网公司了。
而互联网的根本属性也就是工具,所以我也特别困惑现在只做传统实业,完全也不+互联网的创业和公司,工具并不具备性能属性,该烧水就烧水,但是能用热水器就不用非得砍柴烧火了吧。
5 碎片化学习
可能我是一个在校学习不怎么认真的人,我最多每天都从头到晚看完一本书,这样坚持一周就不行了。这个世界给我的诱惑太多了,我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不变就难受,所以我的学习一直是碎片化。
碎片化学习,其实不恐怖。而且就算给了像我这种人一大段时间,结果其实也是碎片化学习。问题不在这里。
而是人们往往其实没想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就开始了碎片化学习,后面就说碎片化学习没用。那这样子,其实系统学习对这种情况也没用。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学这个到底要来干嘛!你用不上!就学不会!
在今年,我的心态有了一个重要的转变。以前是,我要学点东西,是考虑学点这个或许将来会有用,但是具体用在哪,我还不是特别清楚。主要原因也是在学校没什么太大的压力,时间也充裕。现在我学东西,都是因为急切手上急切有个问题需要解决,然后就去学下来。或者我将来需要做点什么事,定个计划就开始练起来。
前者的问题是,随便学,学成什么样不重要,也可以说不清晰。后者是,上手一个目标先等着,然后在时间周期内,往里冲,控制进度,配合效率,不管怎样都要实现flag。人生积极了很多。
碎片化学习也是如此,先立一个flag在那,然后往里学东西,效率会高。
6 反脆弱
当然。人生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其他方面。近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认知是:反脆弱。
这是一种人生模型,或者说是种做事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还挺重要的,可以分享一下。
人的很多人生困局,生活痛苦的根源,大多都来自于脆弱性,脆弱性就是抗风险能力差。而生活本身,就根本不存在无风险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要生活过得去,并且过得好,构建一套抗风险模型就会非常有价值,就是反脆弱。
反脆弱的具体应用呢,就是杠铃策略。做一件事情前,在最好和最坏的情况下同时思考,保证都会有收获的情况下再去做。学术性的讲法是:在不确定性中受益。
比如:谈恋爱是一件反脆弱特别强的事情。如果成功,收获一份爱情。如果被女生拒绝,则锻炼了爱能力,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感情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找到问题去提升自己。由此让自己变得更好。
生活中当然还会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我能想到的就很多:比如那个被抢劫后,立马想出方案营销产品的广告人。买东西被商家坑骗了之后,自己研究,然后开出大企业的创业者。另外大家熟悉的:所有的机会都在埋怨声里等等。
这个概念除了让我有了一个思考事物的框架后,最终我还有意外收获,发现很多时候,一些问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心态好了,很多事情就顺畅多了。当然做人嘛,最要紧的就是开心咯!
7 总结2019
写着写着,发现写了这么多了,忘记了这是我的年度总结,还没总结自己的2019呢。
2019年,我毕了业,离开了学校。一个人单打独斗,摸了一条喜欢的路,做起了创业。结识了很多人,交了一些朋友。本命年很倒霉,痛苦挫折不断,烦心事也很多。学到了很多东西,坚定了很多想法。发现有点自闭,不太愿意社交。还没真正理解爱情,朋友们都对我很好。
另外,就在昨天晚上,我得到了一位朋友口中,我认为的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她说,感觉我在发光。能从我身上看到一种态度,做自己还能影响到其他人,很棒!
然后前段时间还有另外一位朋友,说我做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很有勇气。要写一篇稿子说我的故事,当时我觉得我并没有准备好。
其实怎么说,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非常的普通平凡,没有什么闪耀的成就,也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总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做点事情,主要因为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不值得和他人分享。没想到会带给其他人这样的鼓励,也认清楚了自己所做的价值,后面会继续再努力为之迈进,再勇敢一些,也再自信一点。
8 接下来会做的事
有很多的想法,考虑做个读书类的分享,还有一些其他内容的制作,今年也对科技产生了一些兴趣,不知道能不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来,然后估计凭我的好动力,应该还会折腾好多东西,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关注。
这个公众号以后也会时常更新,分享我的一些总结和经验反思。因为发现想说的东西还蛮多的,一篇总结还讲不完。后面应该也会多发发发。保持联系!
9 给2020年的Flag
保密。
———
微博/微信公众号:KB的浪漫时代。
欢迎来找我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