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标题为《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从标题来看这显然就是一篇反鸡汤文。
文章里谈到有关于小县城的破毛病,“在那里,硬硬的都在。资源有限,观念落后,对人际的重视远甚于能力……”
也说到“在越不自由的地方,越懒惰的人群中,鼓吹平庸的风气越盛。相反,一个地方越自由,人越独立勤奋,追求梦想就成了无需质疑的自然法。”
还有“平庸并不是困苦的免死金牌,唯有专注于深爱之事,才能得到真正的归宿。”
还有一段说“一只井蛙说平凡可贵,是可笑的——就像朝鲜人说自己最幸福,性奴说施暴者最帅一样,都会让人哭笑不得——只有等它走遍万水千山,在五湖四海间,最终,挑选了一个井底,打滚觅食繁殖度过余生,才算得上是对烂泥潭情有独钟。美化没有选择自由的选择,都是自欺,而非真爱。”这些都是让人读起来心头一亮的文段。但是在文段中隐隐约约地也能读出作者内心的某些抗拒的成分,显然作者不接受平庸的人,所以他也绝对不允许自己平庸。
然而,一个真正卓越优秀的人往往都可以接纳别人的平庸,只有一个正在攀爬向上而又难以摆脱平庸拉扯的人才会如此愤愤地看不惯和抗拒平庸者。
莫言不在那种平庸落后的环境中也写不出《丰乳肥臀》的作品。李青萍,一个被时代淹没才女画家,被打成右派后,面对着身心的折磨,依然能够创造出超出本体,散发意识之光的涅槃之作。当然这里面所说的是环境,环境如何其实不是让一个人平庸与否的关键,而是你是否怀揣着平庸种子。
我还需要强调一下,平庸和平凡是两回事。一个人可以允许自己平凡,但是却不应该平庸。平凡的人可以允许自己不成功不卓越,但是他可以享受他所拥有的平凡生活,享受大自然所赐予她的每一朵花开的美丽,感受着春天每一丝清风拂面,轻嗅泥土的芬芳,这是每个人最平凡的权利。一个人可以平凡的快乐,即便在一个最小的山村,即便不曾走过千山万水,但是内心却有一片海。而平庸往往是思想上的腐化,僵硬,愚钝,害怕改变,堕落。
平凡的人也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深爱,也许一生都没有成功。但是,如果真的喜欢成功与否又何妨?如果一个人太过于物化成功,卓越的人生,那么他必定会将此时所做的每件事情,身边的每个人当做通向未来的筹码。他会焦虑,害怕自己不成功,他接纳不了自己不成功,因此肯定也无法接纳别人的平庸。这样内心充满抗拒的孩子是毫无力量感的,即便成功,也是缺少创造性的成功。
而事实上,在一个真正不平凡、不平庸的卓越地佼佼者眼中,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缺,或者他们会将身边一切完美、不完美的人和事的看成一种修行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