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加入的成长会保险小组,基本上周末上课的时候都会听,2020年的课程感觉更加系统。由于主业工作忙碌,保险课更多是扩宽知识面。虽然投入的时间有限,但总体感觉不错。
1.为什么想学习保险知识
如果是两年前,我是不怎么考虑保险的,觉得意义不大,水太深。可意外总是措不及防,去年3月父亲脑出血入院,生命是奇迹般被救回,但是复健之路还很漫长,自己遭罪,给家人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原本很温暖的家庭,一下子被疾病冲击的体无完肤。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开始重视保险,了解什么是医疗险,什么是重疾险。
正是由于家庭的这次突变,让我开始重视保险,陆续给母亲买了支付宝上的医疗险,给自己买了重疾险,妻子的重疾险也在计划中。其实买保险,很多时候是观念的变化,认知不到,便很难接受。
虽然买了保险,看了些条款,但是对保险还是不甚了解,于是便加入保险小组,听组长讲保险的基础知识,让自己更加客观的了解保险。
2.一季度的主要收获
今年一季度以来,一共15次课,学习了保险的理念特点、保险历史和趋势、中美保险对比、保险新政下的相关变化等相关知识。
(1) 保险的理念特点
保险是全家人的,不光只是顶梁柱。中国的传统文化,侧重“家-国-天下”,家在首位。我们不光是为自己而活,常常是为家人打拼。所以保险一定是要考虑家人、至亲的。
保险是补偿和转移风险,关键还是预防和管理身体。保险不是灵药,买了就能百毒不侵。保险只是帮你把风险转移一部分,相比于生病后的水滴筹,保险更是事前准备。但是身体是要靠自己掌控的,在年老之时,是拿起病榻上的吊瓶爬上轮椅,还是喝一瓶纯净水后穿上跑鞋,一切都是在你当下是否克制、管理。
信息时代也是透明时代,对买保险而言,医保卡的记录要慎重。虽然当前日子越来越好,平均寿命在不断增长,但是亚健康、疲劳死的事情常有发生。生活不光要考虑时长,还得注重质量。对于保险而言,医保卡的就诊记录要特别重视,在买保险时会影响你的保单情况。不要有侥幸心理,现在连工资清单都在个税系统里了,就诊信息更不用说了。
(2)中美保险对比
我国保险历史短,会破产但暂未有倒闭现象,关键是政府兜底性强。香港的保险已经有120年了,大陆地区只有32年。保险业仍是巨头垄断,国寿、太保、平安、新华、泰康、平安老6家合计占了保险市场的60%,特别是国寿和太保占了40%,其他份额则被众多中小型保险公司分割。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会破产,历史上有3家进行了重组,暂时没有倒闭的现象。友邦是唯一一家外资,其他均是合资。主要是因为08年金融危机时,纯外资撤资,后来政策调整外资只能合资。国内的保险相对稳定,是因为监管方面是政府兜底,极致维稳,所以并不用盲目依赖大的保险公司。特别是1998的利差损毒丸,大厂背负了较重的历史负担,因此保费价格往往偏高。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保险市场,历史悠久,但竞争激烈。美国保险市场占据世界的1/3,人寿保险的历史超过250年。1988年到2018年30年减少了150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破产254家,84%收购兼并,12.9%破产。排名前25家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合计不到70%,最大的近6%。北美地区的外资保险公司份额也比较平均,外资市场份额占比13.6%,加拿大、日本、瑞士、法国排名靠前。监管是联邦和州双重监管,由NAIC保障。
(3) 保险新政下的关键变化
今年3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虽然是征求意见稿,但已经能看出未来保险业的发展趋势特征。
疾病标准更加明确,进而核保更加严格。新标准中对轻症进行了制定了定义标准,特别是轻症的保额设置了上限,不超过重症的20%,以前有些产品赔付可达到30%。重疾数量从25重增加到28种重疾和3种轻疾。保险公司设计保险产品,除了行业统一要求的,新增疾病发病率极低的要提示并要行业管理办公室另行规定,并且同一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不得保障范围高度重叠,让保险公司在制定产品时更加规范严格。
产品规范化后,用户更容易选择,但保障范围也有所缩小。新政后,对重疾险的分类标准更加规范,用户对产品的筛选更加容易。6大器官重大病要全覆盖,包括重症和轻症。有些产品6大只有重症,轻症覆盖不全面,可以不考虑;新标准中,28种中需要单独确认的几项,要注意免责的时间年龄限制,例如儿童0-3岁的五官保险,老人的帕金森等等;要注意新标准的变化,原位癌从轻症变免责、冠状动脉搭桥从轻症变重症。
3.下一阶段的学习安排
自己对保险的认识还很粗浅,例如对美国的万能险基本上还是不清楚原理,对国内重疾险的相关疾病条款也没有深入分析。但还是想保持对保险的学习、了解,这样在面临新的政策变化时,能够对自己和家人的保险有个全面的认识,因为了解才不会焦虑。未来的保险日益开放后,保险产品的金融属性会越来越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后是否会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持续学习就好,哪怕每一步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