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从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也就是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我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孩子教育的路上,有一些点滴体会,在这里一同分享。
一是家长要做老师的粉丝。最好的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在教育的路上,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教育不光是老师的事情,同时也是父母的事情,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孩子,更要学会支持老师,让老师好好教育孩子。即使老师的做法自己的不能认同,也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进行数落和抱怨,可以私下和老师进行沟通。支持老师就要支持老师严格执行学校的纪律,支持老师就要懂得尊重和宽容老师,支持老师更要懂得赞美和表扬老师。我们对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孩子就会对老师是什么样子的。
二是以身作则,严以律已,争做孩子的榜样。家长天天让孩子好好学习,多看书,自己却看手机玩游戏,孩子怎么能听家长的话。大人喜欢玩,孩子也一样,家长常有歧视和偏见,孩子必然学会冷漠和刻薄,家长常是尊重和宽容,孩子的世界会充满理解和友善。孩子的心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你播种什么,就会生长什么。如果骂孩子是垃圾,那家长就是垃圾之父母。因此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应该就做一个那样的人给他看,我们的样子就是孩子要成为的样子。
三是做孩子的朋友,给孩子肩膀和陪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父母累,孩子一样累。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的给他坚实的肩膀,用行动告诉孩子“不怕”,爸爸妈妈就是最坚强的后盾,与孩子一同经历苦难,并肩战胜挫折。比如休闲时,因为男孩好运动,带着孩子一起制定运动计划,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比如我和孩子一同背包从家里徒步到安国寺,骑自行车到如意湖,徒步丈量离石市区的东西南北等等。一路走一路说一路陪伴,沟通的是心灵,锻炼的是身体,磨砺的是意志。
四是制定规则,捕抓“热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孩子的作业和学习成绩总是牵动着家长的心,网络有句调侃的话叫“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我们也出现过。但是理性思考,总是有办法的。比如有一次孩子想要买一辆山地自行车,本准备给他买,突然想他既然如此想要山地自行车,那这个“热点”能不能和日常管理挂钩。于是和孩子就商量想要可以,但必须自己挣钱来购买,怎么挣钱,通过起床、限定完成作业的时间点、做家务、背古诗等等项目来量化,并且给他建立微信账号,实行日结日清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俗话说“教学相长”,与其说是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孩子让我们在不断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让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