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

该不该稀罕那四年?

提笔随心而发。总在想,我的这一生已经走了多长,而这一生又有多长?我又稀罕了多少?那四年,我该不该稀罕?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定义为“那四年”,赋予时间以度量衡后,不知不觉就会用时间段来划分自己的一生,其实时间是静止的,只不过生命给了它运转的机会。

第一年,呱呱坠地的我来到了人间,带着些许懵懂,认识了后来我所生活的世界,有了亲人的关爱与心伤,有了生活的惊喜与摧残,有了陌生人的接触与疏离,有了大自然的感染与消逝,于是,有了七情六欲,仁德孝义。是时间串联起生活中的碎片,让我得以成长。因为出生时的我还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娃娃,而使命我得变成一个人,所以我就得进入第二年。

第二年,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我就扎根在学习成人这条路上,这条路上的行人很多,多得你根本不认识。为了认识他们,社会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渠道,每一条渠道上,我发现我想认识的和我不想认识的都会接憧而至,最后,我想不想都已不重要了,他们都被我认识。与其发生的故事让我有过快乐,有过激情,有过委屈,有过悔恨,有过醉生梦死,有过悲喜交加。也是这些故事让我萌生了对人下定义的想法,不是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是人的,有的生命可能没被圈以人这一符号,却更值得珍惜。

第三年,我简单的先给人穿上了好与坏的嫁衣,让他们更具灵动,后来我就按自己的意愿,只认识那些我想认识的好人,这样好像可以过得简单点,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在结交的好人里又发现了坏人,我很惶恐,也很害怕,我开始怀疑自己好人的朋友圈里怎么会有自己定义的坏人?我想我是什么人?

第四年,我开始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生命。我想我得从新塑造自己,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人到底是什么,简单的好与坏难道还不足以定义吗?为什么要贴那么多复杂的标签,认识你的人会累,你认识人也会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氏三元认知理论之人类简史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每逢下雨天,我透过窗外望向苍茫的天空,总是希望能够发现龙的痕...
    Jinbomiao阅读 133评论 0 0
  • 年纪较轻的和尚须菩提极其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这个教法的名字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去理解它?” 世尊如此回答:“须菩...
    柔光宝宝阅读 240评论 0 0
  • 概念:心理账户 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账户,情...
    被信任是一种幸福阅读 600评论 0 2
  • 关乎咸菜瓶子的挣扎 慧在家里躺一天了,感冒了很重却不想吃药。晚上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喝了一大杯水充饥,肚子还...
    山村人儿阅读 371评论 2 14
  • 没有稀缺就没有商业,商家甚至要故意制造出稀缺感。 1.没有稀缺就无法赚到钱。有些东西看上去不稀缺,却卖得很贵、商家...
    颖公子6阅读 2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