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古乐  遗韵绵远

     夜静,沏上一壶香茶,就着微弱的灯光,一个人静静地阅读俄国顾彼得所著的《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这是一本反映丽江纳西族及其他民族风土人情的书籍,是我五年前在昆明机场侯机厅所购,之后又反复阅读十数遍,但每次读后都意犹末尽、感触良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其中它对纳西古乐的记述,至今读来仍津津生趣。我第一次听到纳西古乐,则是在五年前的云南大理、丽江之行,于大型民族歌舞诗画《丽水金沙》之上。据说,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是纳西族人民接受儒道文化为代表中原文明影响下而创建的艺术结晶,被称为音乐史的“活化石”。而古乐最具欣赏价值的是它的“稀世三宝”,第一是它古老的曲子,有的曲谱甚至从唐朝就开始流传;第二是它古老的乐器,大多都百年之上;第三则是它的演奏者均为百岁之上的老人,则更属罕见。所以正是因为如此,才使纳西古乐闻名遐迩、蜚声于海内外。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关于纳西古乐的演奏形式和视听感觉,还是让我们来听听顾彼得先生身临其境的详细描述吧!

     “……老乐师们全部正规地穿着长衫和马褂,不慌不忙地入座,抚摸着长长的花白胡须。其中一充当指挥。他凝视乐谱,一支长笛呼啸而起,其他乐器一件件地加入。……这音乐雄伟庄严,动人心弦,调子抑扬顿挫。然后大锣一敲,音乐达到高潮。……接着老先生站起来,用自然的声音唱上一首庄严的颂歌,充满崇敬和感情。然后交响乐继续演奏下去,调子难以想象地甜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五年过去了,但那些纳西古乐仍犹如仙乐般地飘渺在我的梦里,宛若余音绕梁,经久不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乐器简介: 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10,128评论 3 5
  • 昨天我和一个九零后姑娘聊了8个小时 她和我讲了一个关于圈子的故事。 她的高中同学里有三个很要好的女同学,当时在班里...
    光中的cici阅读 2,895评论 0 2
  • WealthFront WealthFront是典型的用计算机算法和标准的投资模型为用户管理投资组合的公司,理财师...
    幽灵漫步阅读 3,655评论 0 1
  • 上一期报纸写作班结束时有一篇写作主题为“夸自己”,让我们尽情地夸,不要害羞。 看到这个话题我下意识地躲避:夸自己啊...
    哈佛妈妈亲子园阅读 3,496评论 0 3